首页 -> 2007年第8期
《荷塘月色》中的景与情
作者:田世界
《荷塘月色》是先生的代表作,具有典型的清新、委婉、隽永的特点,堪称历代散文经典。文章语言洗炼成熟,时而质朴,时而清丽,纤浓得当,艺术感染力犹为强烈。正如杨振声先生所评价的:“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荷塘月色》在艺术技巧上可谓独具匠心。文章写景佳句俯首皆拾,比喻、通感、排比等修辞方法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如果说文中写景如工笔般细细描摹精心刻画的话,那么状情则如写意,随意勾画,意境毕显。含蓄委婉的词句表达出的是真诚自然的心境和人生况味。“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表达更让文章韵味丰厚,嚼之令人齿颊留香,余味无穷。
工笔描景,写意绘情,淡妆浓抹,相得益彰。
一、工笔描景
文章写景极致细腻精巧,树影、目光、薄雾、荷香、蛙声、蝉噪……这些景物都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之下变成了鲜活可感的动态图画,空蒙灵透的荷塘月色图尽收眼底。精练的线条,匀净的设色,作者的文笔功底可见一斑。
1、荷
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这真应了王昌龄那句“荷叶罗裙一色裁”。似舞女的裙而非邻家淑女的裙,只是舞女的裙裾才有荷叶的灵动,才能轻盈的随风舞动出“一道凝碧的波痕”。裙裾翻飞之间,荷叶风致百出。花如“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出淤不染,濯涟不妖的花朵,点缀于碧叶之中,有着明珠的圆润,有着星星的光彩,还有出浴美人的情态。荷香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那一定是洗尽铅华的清净幽凉的声音,时断时续的清音,一如忽远忽近的清香。
2、月
月凉如水,静静倾泻。雾气月痕,烟云飘缈于荷塘之上,似“牛乳”洗过花叶,似“轻纱”笼着梦。“牛乳”状月光之白,“轻纱”描月色之淡,恰如其分的比喻,将荷塘的月色拉伸至读者眼前,让读者心绪随笔端畅想。段末以“梵阿珍上奏着的名曲”绘“光与影和谐的旋律”,让人联想到的是《水边的阿狄娜》和《致爱丽丝》,流动的音符如流动的月光,以音乐的灵动写尽荷塘上的月色,轻盈雅妙之感跃然纸上。
荷塘、月色,这些本无新意的景致,在作者笔墨的修饰下变得如此生动,让人怀疑自己平常所见的和作者笔下的不是同一个地方。作者曾说:“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设譬新颖,布局得当,使得常景翻新,高妙之处,尽在于此。
夏日的夜空,夜空下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意境层层打开,于工整之笔见精巧之致。
二、写意绘情
文章中写作者性情的地方较少,但仔细揣摩,发现廖廖几笔,已含不尽之意,如同写意画作,随意点染,着力于笔墨,而意显于笔墨之外。
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后并没有交代不宁静的原因,只是略显随便写的闲话几句,直至引出荷塘月色。但就这一句话,已经让人理解了整篇的情感基调,一句话已经点染出了作者为家国人生所累的愁思,这种愁思经久不去,无法排遣,事实上每个人都在那么一个感到为生活所累而无所适从的时刻,或在静静的夜晚或在微明的冬晨,都需要那么一个独处的空间,松弛一下神经,抚慰一下精神。这便如作者所说的“独处的妙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一句无奈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将作者心中愁绪再次挑染,眼前浮现的便是身着蓝布长衫的清癯诗人,怀着愁绪难平的心思于荷塘边漫步独行的景象。
作者曾在《背影》的序言里说到:“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者之见,是在读者。”“种种样式,种种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从这些话语中,都可以看出作者“文学为人生”的态度,带领我们体味荷塘月色,带领我们感受他的人生态度与人生况味,暂时超越现实之累,给精神一次放飞的机会,以便再次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荷塘月色》景致动人,情景动人。作者以娴熟的笔调,滋润的墨彩,“状难写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工笔处精微刻画,纵笔直写,笔蕴丰富,使得“荷塘月色”成为众多文人梦中的美景,写意处随意皴擦,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法度严谨,“言有尽而意无穷。”
田世界,教师,现居湖北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