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杨 胜
一、激发兴趣,开启创造之门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思想火花得以点燃,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有关研究(J.Guilford,1967)表明,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都有显著特点: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创造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一些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金钥匙。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个性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灵活多样的激趣方法(如故事引入、布设悬念、精心设问、创设情景、幽默诙谐等)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恰当地运用语言、手势、表情等“艺术表演”,刻意出新,活跃学生的思路。教学《春》时,课前通过现代媒体,诸如音乐、图象、朗诵等手段创造出“春”的氛围,使得学生置身于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的情景中,思维激活了,学生才能创造性地理解文中拟人、比喻等大量的修辞。教学《孔乙己》前,先让学生回顾他们所熟悉的鲁迅笔下的人物,并让学生模仿一下他们的典型语言、动作和表情,在争相模仿的过程中营造了宽松、民主、积极、和谐的氛围。学生精神振奋,思路活跃,并对孔乙己的人物形象进行有了由内到外的第二次创造。
二、提出问题质疑创造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学研究证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对问题的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启发学生善于质疑。质疑是提出问题的起点,也是创造的思想之源。因而,老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通过正问或反问、直问或曲问的方法向学生设疑引问,激发并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充分发扬民主,珍视学生的原始观念,对浅显的质疑,甚至是胡乱的标新立异,教师都应首先肯定其积极的态度,这样才能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使他们产生积极探索的内驱力。
比如上《菏塘月色》时,我曾经在学生基本熟悉文章后,激发他们对写作手法进行质疑,果然学生们对第六自然段中蝉声与蛙声的描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一位同学提出这种烦躁的声音与前文静谧的意境不协调,应删掉。第二位同学否认说,这是以噪衬静,更加突出静谧的意境。而第三位同学又提出新的疑问:“蝉在夜晚会叫吗?”这个问题当时犹如一声惊雷,镇住了全班同学,没有一人能答上来,不想第二天,一位同学却又提出了见解“朱自清想超脱现实世界,因而把菏塘当作了理想的梦境,但这理想毕竟无法实现,终是假的,所以他用无中生有的夜晚蝉声有这种寓意和暗示。”这样层层否定的质疑,使我深刻感受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要不断深入地引发了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三、由此及彼想象创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可充分挖掘教材的联想点,采用对比、相似、相关等多种联想方式,调动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知识储备,作横向或纵深的广泛联系,多层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如古典诗歌中“青山”有多种意象。故乡居所的象征:“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远志从容之意:“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万古长存之容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修辞中的比喻也是一种想象创造,抓住本体的特征,通过激情想象,创造出丰富的喻体物象。由《林黛玉进贾府》引出“女人如花”的想象:罗敷是春日晨曦朝雾里一朵含露的山茶花;林黛玉是寄居他人屋檐之下的一朵娇柔的蔷薇花;祥林嫂是寂寞旷野中一棵可怜的苦菜花。这些丰富的想象,不但揭示了人物的主体特征,而且通过迁移物化对人物进行了第二次形象的再创造。对潜台词的再造想象,能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如《雷雨》中鲁侍萍的几处“岔话”,可想象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周朴园口中发出的“哦”,以短叹代长句,可让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羞耻、窘迫、惊惧、讨厌等多种不同的心态。补写续篇,丰富想象。如《项链》的结尾,当玛蒂尔德得知佛来思节夫人借给自己的钻石项链是假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映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合理的结尾:或悔恨不已,一蹶不振;或喜怒无常,精神崩溃;或争吵不休,诉诸法律;或讨回巨款,重新生活;或面对现实,劳动致富。在学生自由的想象中,创新思维的闸门也就被打开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讲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想象再造。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人生体验的参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创设的特定时空,才能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内化再造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有不同的想象,就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从而形成不同的个性化创造。
四、发散思维多向创造
美国科学创造心理学奠基人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实践证明多角度、多渠道能唤起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的热情,从而培育起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合理地组织安排发散性思维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在向着求“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的过程中,养成思维“发散”的习惯,如一词多解、一事多解、一文多尾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顺向思维,即循着问题的直接指向或常规认识去思考,这是人们常用的比较稳健的一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即对原意提出质疑,从问题相反的角度去思维,这种新的思维角度,往往会带来新的思考结果。如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已为大多世人所耻笑,认为他不懂装懂或不学无术,终被淘汰,这就是顺向思维。而有人把南郭先生“逃”的行为与当时某些领导无能却又赖在职位上不肯让权的“充数”现象相比,从而赞扬南郭先生有自知之明和非凡的勇气,这就是逆向思维,富有创造性、新颖性和敏捷性。
横向思维,即把类似的零星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比较,从中得到启发,促成创造。如在学习鲁迅的小说时,可以引导学生把阿Q要革命却被“革命者”所杀死;孔乙己想成秀才却被举人毒打致死;祥林嫂信奉神权却在神的祝福声中惨死联系起来,从人物相似的死因这一横线,进行综合比较,这样无须教师分析,他们自然就能上升一个层面,创造性地感悟到鲁迅笔下“劣根性”的丰富内涵。
纵向思维,即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深入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更新的结论。如在评析《我的叔叔于勒》中小若瑟夫对于勒叔叔表现出同情、善良的性格时,多数同学简单地把他理解为正面的理想人物。于是我引导他们推想:若二十年后,仍旧贫困不堪的于勒再次回来,已成一家之主的小若瑟夫又会怎样对待他呢?经过争论,最终的答案是他的灵魂还是被金钱腐蚀而离弃骨肉。这样就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两代人的身上,更深地体会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与人情的关系,获得了思维上的突破与创新。
五、直觉创造灵感创造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多维、非程序化的思维,既有理性的判断、推理、想象,也有非理性的直觉和灵感。直觉是指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不通过逻辑推理而对客观事物规律性在瞬间进行的直接洞察。生活中农夫识牛,骑手相马以及情人之间的所谓一见钟情等都含有直觉的因素。对于平时喜爱文学创作的学生来说,直觉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复杂的文章在刚刚着手的时候,对其中的人物、事件、细节的安排,选择怎样的主题、结构、手法等问题,作者不可能预先都做到周密推理和严谨计划,那么在创作过程之中遇到这些问题时就需要直觉的预感功能和抉择功能来帮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阅读、写作经验作出瞬间抉择,使得创作思路不被打断,文章一气呵成。
灵感是指在文学、艺术等创作活动中,经过研究、探索和实践积累后,思维高度集中时(思维潜在意识被激发状态)突然产生的富有创意的思路。三国时,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一心想除掉弟弟曹植,有一次,他要曹植在七步时间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就定曹植死罪。在生死危急关头,曹植自然不可从容构思,借助于自己的才华、智慧和逼发的灵感,终于在走七步内作成了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直觉、灵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在日常教学中是可以培养的。首先我们在平时教学时,要求学生大量涉及课内、外知识,充分做好知识的准备。知识的广博性与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当大脑潜意识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作为信息的联络库,这样在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一刹那,往往就会受到联络库中某种信息的诱发,产生顿悟。其次,对问题要深入思考,这又是灵感、直觉形成的必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思维的突破接近临界点。清初学者陆世仪曾说:“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象爱因斯坦在对某一问题陷入沉思凝想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常常一言不发,甚至两眼发直,会焦急得象害了一场热病似的,在屋内踱来踱去。正因为他有非常人的思考,才有非常人的悟性。最后,直觉、灵感的产生还需要特定的情境、条件的刺激和诱发。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愤”(想求明白而不得)和“悱”(想说出而又说不出)即是特定的情境。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有一次遇到一位患尿潴留的生命垂危的病人,在苦苦思索找不到治疗方案时,见到一个孩子吹葱管玩,一下子就受到刺激,出现灵感,他把葱管插入病人尿道,用嘴把尿从病人体内吸了出来,历史上第一个导尿术就这样开创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一大研究课题,亟待我们共同探讨。
杨胜,老师,现居上海市浦东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