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教与学的换位反思

作者:周文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是不太好教的。既要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百草园的乐趣;又要让他们了解作者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并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少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都会精心设计好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这样的课的确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接近真实的阅读,而且抑制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只是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围绕着教师转的陀螺而已。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在阅读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写出来,并把我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及重点印发给学生。
  下面是学生提出的问题:
  1、文章写了作者在百草园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把两者写在一起有什么用意?
  2、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些乱,(如:第二段写了春、夏、秋三季,而3、4段不写冬季,却写赤练蛇和美女蛇,结尾写“我”的画卖给一个有钱人的同窗,却又写了他父亲做了什么买卖了……)是不是这样?
  3、作者对他被送到三味书屋有很多猜疑,但又都没肯定,他到底为什么被送去?
  4、先生为什么不愿回答有关“怪哉”的问题?
  5、为什么说“捉了苍蝇喂蚂蚁是最好的工作”?
  6、为什么我们读书的内容没有节奏停顿,而先生读的内容有标点,有声音颤动变化的标志?
  7、作者前面说“我”去的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从后面看他们却可以私自到后园玩,而且在课堂上还可以做许多小动作,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
  8、这篇课文好像没有结尾?
  我预设的问题及教学重点是: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3、百草园中景物很多,但看起来又井然有序,作者写景有哪些高妙之处?
  4、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5、课文为什么要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6、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断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文中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很明显,我的预想与学生的阅读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阅读教学既不脱离学生实际,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问题组织作用,我和学生就课文需要真正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磋商。最后,师生共同订出了阅读时需要弄清的问题,至于其它问题,让学生课下解决。
  下面是师生共同订出的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请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2、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3、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作者对他被送到三味书屋有很多猜疑,但又都没肯定,他到底为什么被送去?过渡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其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文中的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7、文中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理解。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批划、注记、查资料等。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我不但巡回辅导,启发思考,并且还留心观察,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有的问题,如“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课文结构及过渡段”等,学生基本能够解决。但是,对“美女蛇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先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等,学生或一筹莫展,或众说纷纭。为了既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又能使他们的思维往更深处扩展,我把学生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找出来,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在阅读中迫切需要弄明白的,所以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一个小组认为:本文通过这位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读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少年鲁迅拿天真的问题请教他,却碰到了一鼻子灰……这些说明先生是一个迂腐,不学无术,又忠诚于封建教育的人,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另一个小组认为:先生知识渊博,但不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有戒尺、又罚跪的规则但不常用,描写了先生严而不厉的形象,表现先生对他的学生管理中的开明思想,在鲁迅眼里,先生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从两个小组的发言中,我深深体会到:到底哪一种看法正确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到学生智慧的碰撞。
  
  周文莲,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