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之我见
作者:张咏梅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因此,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养成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人在平时教学中作了些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问。
一、课文题目开导思索
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例如《陋室铭》的教学,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结果学生就提了“题目中的‘铭’怎样理解?”“文章是怎样描写陋室的?”“陋室有什么值得颂扬呢?”“作者笔下的陋室简陋吗?”、“作者有怎样的生活情趣?他是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已经抓住了文章的学习要点。“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就简易快捷多了。这样,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自然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文内容展开自问
具体讲析内容时,教师不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问,提出问题,再共同开展讨论分析,作出解答。如《白杨礼赞》第七段的精读,分层之后让学生自提问题。第一层,学生就会提出:“‘好女子’与‘伟丈夫’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白杨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第二层,学生也提出了“白杨树有哪些象征意义?”“一步步(或一句句)是怎样揭示的?”“这几句话为何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为什么可以这样象征?”等问题。然后展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课堂上学生讨论生疑、质疑索明,自主解决问题,学得主动、积极、有效、深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课文结构照应之问
文章讲究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有的文章照应很经典,而有的则留下一些遗憾,善于发现这些优点或缺点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质疑,往往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如我在教授《苏州园林》一文时,让学生思考课文第二段四个排比“讲究”和三、四、五、六段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一照应的。我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指导学生思考,开头(第三段)排比为什么不与后文的三个事例一一照应?学生经过讨论会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用意有更深的理解,明白在写作中如何运用照应,哪些地方该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比较、分析、理解能力。学生也感觉到课文处处都可有疑问,激发了他们质疑的兴趣。
四、课文学后拓展之问
课文学完之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从课文内容、写法及感受出发。引发遐想,延伸拓展,学以致用。通过学后发问,畅谈感悟体验,交流心得体会。如学完《愚公移山》这一课内容后,课堂上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就能提出:愚公真的不愚、智叟真的不智吗?山挡住了愚公的家门,可以搬家嘛,干吗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费这么大的力气挖山移山呢?既然搬家更便捷,可毛主席为什么还要赞扬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呢?如今,我们学习这一课还有它的现实意义吗?通过这样一些思考发问、讨论解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课文的主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张咏梅,教师,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