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刘 雯
一、广度
1、在学科广泛渗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和课堂学习上,应把眼光涉及到科学、自然、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各个领域。语文的跨学科性,为综合性学习开展的广度提供了条件,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及不同内容的渗透和整合中,极大提高了语文的学习效率。如在《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和学生们共同涉及了四个活动步骤:“七十二变孔方兄”、“亲密接触人民币”、“三五成群议消费”“七嘴八舌话金钱”,第一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从货币变迁史中了解我国货币的过去和现在,实现语文和历史的衔接。通过“议消费”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所反映出来的消费曲线图,明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找到语文和政治的契合点。
2、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掘语文学习丰富的资源。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中,我发现创设情境尤为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有兴趣,自主自觉融入活动中。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网络技术的整合,既充分展示了网络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操作简单快捷,形象直观等特点,又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枯燥单调的语文课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活在五花八门信息世界里的孩子们的需要了。如在《献给母亲的歌》中,学生从网上下载了《慈母吟》的配乐朗诵和《妈妈的吻》的flash,在回忆童年往事中去感受母爱。
3、综合性学习活动应从课堂走向课外,争取广大家长的参与。
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而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子女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呵护与鼓励。于父母而言,走进课堂,分享子女成长的喜悦,见证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是最让他们欣慰的一件事了。家长们与孩子一起进行的亲近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产劳动、收集信息、探讨问题等实践活动,无疑是一笔丰厚的语文学习资源,而且让家长参与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又可以让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强联合。
二、深度
1、教师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评价使得活动开展更为深入。
《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溶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时代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人人参与,生生互动,但能力、习惯及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升上初一的学生而言,要摆脱小学生对老师、对课本的依赖,独立自主探究式地开展活动,似乎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就要求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不仅要成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更要做参与者、评价者和调控者。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注意选择问题和活动形式的可操作性和价值。另外,活动的主题虽然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讨论确立,但不可缺少的是教师的指导,而“指导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在《成长的烦恼》活动中,有个环节是学生模拟记者进行现场采访,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烦恼无处不在,烦恼无时不在。可是由于我的疏忽和对学生能力的过高估计,学生对于提问的技巧,问题的设计,采访的小结,都准备得不充分,因此这个环节的学习效果是甚微的。此外,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退居讲台下,把活动的主持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语文能力的天地,再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贯穿始终,这种形式非常好,但是教师对主持人的要求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每个活动环节的设计,除了要服务于主题外,还要有环环相扣,紧凑得当。
2、重视学生的收获和体验的交流,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使得活动意义更为深远。
在教师更新观念的前提下,必须更新学生的观念,师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力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是参与者和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总结和交流中才能为以后活动的开展积累宝贵的经验,也只有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真正认识到活动的深远意义,才能让活动开展得更为有效。因此我认为活动后的交流与反思比活动本身更为重要,既可以让学生自由讲,也可以由主持人发表看法,还可以让学生把活动的感受和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把语文孤立成为冷冰冰的字词句,而是视他们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刘雯,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