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文言文中的儒家治国思想

作者:郝良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由此衍生出“仁政爱民”的治国思想,主张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教师可以把文言文中儒家治国思想的散珠碎玉串连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思考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礼治具有序人伦、善民心、经国家、定社稷的功能。《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主张“以礼为国”,加强教育,最后达到礼治的目的,他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太平盛世图景正是儒家向往的“礼治”最高境界,形象地体现了礼治的政治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陈情表》言辞恳切地表达李密的“孝行”,体现了“以孝治天下”的伦理观;《苏武牧羊》表现苏武对汉朝的忠诚,“杖汉节牧羊,凡十九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治的教化作用,使人心良善,长幼有序,忠君爱国,以此和谐社会关系,维持社会安宁秩序。
  德治的目标是修己安人,树德化民,实现天下大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首先要自身品行端正,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发挥道德示范作用。《谏太宗十思疏》劝谏人君宏扬“知足自戒,谦冲自牧”等九德,对子民要布德施惠,礼仁诚信,方可达到“垂拱而治”的效果;“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德在治国安民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王之囿》中孟子回答齐宣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的原因是周文王的贤德无比;《勾践灭吴》写勾践战败后深刻反省,“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内修德性,外抚子民,最终赢得人民的支持,“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共雪国耻。反之,无德暴君不施仁政,终难使国家长治久安。《过秦论》一针见血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促织》用曲笔描写了一个昏庸无德的荒唐皇帝制造了一出“圣心食人”的人间悲剧。
  人治主张仁心爱民,保民而王,构建和谐社会。孔子遵循的“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原则,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强调的“载舟覆舟”观点都体现了儒家治国重民本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认为君王应让百姓住有房,耕有田,接受教育,懂得礼义,从而使“天下之民至焉”;《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喻齐王虚心纳谏,争取民心,方可“战胜于朝廷”;《种树郭橐驼传》以“养树”喻“养人”,提出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重要的是“顺天致性”,不扰民,不虐民。《孟子见梁襄王》以禾苗雨露和水之就下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不嗜杀、行仁政所能产生的巨大效果。“得民心者得天下”,仁政爱民是王道的基础,是治国养民之术,是社会和谐的有效措施。
  “大乐与天地同和”是儒家治国思想追求的境界,也相似于今天正着手构建的和谐社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中儒家治国思想中积极的一面,将之放在今天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社会大环境中反思提炼,发掘本民族文化精髓,建树时代民族精神,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郝良权,教师,现居湖北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