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运用教材疑点培养求异思维

作者:杨秀兰 傅金祥




  就阅读能力上看,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而探幽发微,发现文章的局限或不足从属于创造性阅读,是从事创造性活动须具备的素质。明代学者陈宪章强调“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其着眼点即在此。而在今天,这种训练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消除学生迷信、盲从心理,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求异创新的能力。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曾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如,学习贾平凹的《丑石》一文时,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及写作意图后,我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探寻文章内容或形式上的不足之处。经过启发诱导,学生大都跃跃欲试,争前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丑到极处不一定就美到极处,汉奸卖国贼品行丑到了极处,并不见得美。”“丑石的美是因为它是块陨石,如果是一般的石头,还有那么美吗。”“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是一种消极忍耐,对世俗偏见和误解勇于抗争才是积极的”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写作了“与贾平凹同志商榷”的小评论。再如,学习苏洵《六国论》时,在弄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就六国灭亡的历史原因展开了探讨,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中学语文课本中这类问题是很多的。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从篇章结构到语言表达,课文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或值得商榷之处。只要因势利导,巧妙化用,许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训练求异思维的材料。如“琵琶女的昨天值得不值得留恋”“仓廪实便知礼节吗?”“杨朔散文中的抑扬手法、卒章显志手法的长处与不足”等等。至于课文中语言表达的疏漏不当之处则更是司空见惯。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一般科学┄┄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一句里的“但是”翻译显然不妥,从逻辑联系上看应译为“而”或“一旦”。《〈物种起源〉导言》一文中,“但是很不幸,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得不很简略”一句里的“不幸”应译作“遗憾”或“惭愧”、“抱歉”。对于课文中这类问题,不应回避,应积极引导学生去探讨发现。
  自然,为了面向实际讲求效果,应依据问题的类型和学生把握程度灵活处理。
  有的重点放在“发现问题”上,有的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有的可引导学生探求,有的可交给学生讨论,有的可结合课后作业或作文课等。
  从观念上讲,我们的时代早已从机械地“教教科书”过渡到了“用教科书”。而如何用好教科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恰恰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课题。语文教学尤其要突破被动地“教教科书”的框子,如此才可能调动多种因素,创设种种“疑点”,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生气勃勃地面向未来。
  
  杨秀兰,傅金祥,教师,现居山东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