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语文的多元情境教学

作者:赵松勤




  语文的外延应该是广阔的生活。教育者“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发挥其智能潜力”。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教学。因此,我们主张进行语文的多元情境教学,有意识的将文字和图画元素综合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开发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提高其多角度思考的水平和发散思维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营造多元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呢?
  
  1、创直观情境,激发求知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艰苦学习和创造的内驱力,而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就是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直观情境,把深奥的知识趣味化、通俗化、实用化,让学生感知“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多种兴趣和爱好。当学生克服困难,掌握探索知识的要领时,会自然地产生兴奋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通常可用以下四种方式来创设直观情境。
  (1)图像情境——由教师或学生收集、或自行制作图片来展示教学内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很好地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的内容直接具体化、形象化。如教学《过零丁洋》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显示文天祥画像,讲述文天祥一生的坎坷经历,播放配乐诗《过零丁洋》。借助图片,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从而加深了全体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语文课上利用图像展示可以打通语言和图画之间的界限,从而为学生在文字与形象间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调动了多种智能,锻炼了思维能力。
  (2)音乐情境——音乐是一种可以跨越国界、跨越古今的神奇语言。它可以直达听众内心的深处,唤起情结,引发共鸣。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使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则在课堂气氛营造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诗歌教学中,“意境”的学习和体会是非常关键的。但极其凝练的中国古诗往往给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意会”呢?例如,在讲《雨的诉说》时,不妨通过音乐的渲染,请学生欣赏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雨”的诗歌,播放同学用MP3采集的雨的声音,播放同学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秋雨视频,在课堂上通过这些低沉凄婉的曲调营造浓厚的“雨”气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交流感受——通过学生之间亲身体验的交流,营造具体的生活情境。
  如学习《词五首》,通过反复吟诵古诗,互相讨论朗读节奏与语气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渔家傲》是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武陵春》也是一首通过对作者自己感受的描述来展示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带着浓郁的忧愁;《望江南》读后总觉得有一种淡淡的忧愁之意;《破阵子》是通过作者梦想中经历的描述,来抒发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与对青年后生的深切希望。
  (4)短剧表演——通过排演课本剧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把握人物性格和原作主旨。
  舞台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课堂短剧表演也可融合文本、肢体、服装、音乐等多种因素。除了课本中设定好的戏剧单元,其他课文可以同样尝试改编、排演课本剧。如《隆中对》、《皇帝的新装》、《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由表演带动阅读理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心理。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因素的使用、调动,可以开发学生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营造想象情境,启发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指人们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思维的活动。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先设计为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境,设下悬念,诱发其想象,启发其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去认识问题的根本,发现未知,为达到目标而去解决悬念,充分发挥智能潜力。以将教材作为出发点,有两种进行想象力训练的途径。
  (1)使学生通过想象再现教材内容。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不妨动笔画画春的景致,体会一下作者描绘景物时的空间感,将文字变换成图画,既要依据课文原有信息,又加入读者的再创作,丰富了学生的认识。
  (2)开展扩展性想象活动学习。学习了《范进中举》后,学生对于作者以讽刺手法创作以及范进悲剧性的人生命运有了深刻的认识后,不妨追加“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的辩论,由学生各抒己见,从而进一步深刻的领会、挖掘原作“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的悲剧内涵。
  多元情境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滥用情境。为此,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是情境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情境设计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使学习主体对知识做到“深刻理解”。因此,情境设计的依据就应该是知识(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只有真正做到从这两方面出发的教学设计,才会获得真正有效的成果。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认识水平都比小学要高很多,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前,对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进行调查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切忌自己一厢情愿,高估或者低估学生,造成课堂上学生不知所云或觉得索然无味的局面。
  (二)“情”要真切深沉,勿虚假浮漂;“境”要深刻高远,勿浅薄空俗
  “情境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情”与“境”的设计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情”与“境”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个过程中,“情”不可虚伪做作;“境”不可浅俗空泛。要将“情境”设计好,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教师能够投入真情实感,能够做到思想深刻,将文本吃深吃透吃活,而不是流于形式。因此,多元化的情境设计对于教师来说,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想象力的提高与逻辑思维的锻炼是情境设计的两大思维培养目标
  情境设计中,图画和音乐的运用是最为普遍的。通过想象,丰富文本为我们描述的形象,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水平的提高,确实是情境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与此同时,逻辑思维、收敛性思维的锻炼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没有收敛性思维,特别是没有概括能力,对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概括可以使人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它是一种高级创造思维的活动。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情境设计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既能做到“举一反三”,又能做到“由博返约”。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以情启智,以智促请,让他们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的发展糅合在一起,从而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赵松勤,教师,现居浙江温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