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诵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之根

作者:颜宏胜




  诵读教学,是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全面整理和学习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理论和经验,并以新课标为指针所提出来的。
  
  一、诵读教学的主要功能
  
  1、培植母语情结,陶冶思想情操。我们的语言文字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情感,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实践来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在学生心灵上建构起牢不可破、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这是最基础、最直接、最容易接受的思想教育。
  2、积累精品语言,奠定语文基础。诵读教学所选录的诗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短制,是经历代淘洗后的精品。语言经典,情感丰厚,意蕴深远,语言更讲究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更讲究起承转合,因而更宜于诵读。积累下来,终身受益。
  3、积淀人文功底,张扬个性品质。我们的诗文语言规范,有强烈的人文意识,本身就是一个个最富于个性化的言语现象。诵读过程也是一个展示个性的活动过程,而且,可以真正地体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想。语文教师在持久的诵读教学过程中,相当于重新上了一次大学。
  4、落实整体认读,提高综合素养。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通过诵读,学生可以正音正字,整体识字,大量识字,有效识字。可以训练句读,体察语气,梳理层次,感悟语言,感悟艺术形象,领会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特色,体会意境意蕴。诵读可以出声显韵、表情传神、唤起联想想象、感受领悟、增强语感、积累语言,更利于渗透吸收,培养语感能力,提高鉴赏能力。
  5、传统与现代有效整合,语文教学回归本体。是研究语言还是学习语言,是讲堂还是学堂,是教书还是育人,是因道废文还是因文生道,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将颠倒了的语文教学规律再倒过来。
  
  二、诵读教学的要求
  
  1、语文教学提倡多读多背。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落实大纲对朗读、背诵和阅读的要求,课堂上多诵读,课外多巩固。具体要求是:(1)不论何种文体,课堂上每篇必诵读,不论何种课型,每节课必诵读。(2)按课程计划要求开足语文诵读课和诵读活动课,组织多种形式的语文诵读活动小组,要求学生每天必读1—2篇诗文(包括古、今、中、外)。
  2、背诵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诵读,既然是语文入门的途径,就要不断地积累背诵量,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坚持不断地诵读。不能坚持诵读,背诵量不足,则如孟子所云:“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这是多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这个“苦果”我们决不能继续尝下去。
  根据培养语文能力的需要和目前学生的实际状况,背诵的篇目越多,记诵的速度越快。有学校开始诵读教学活动不到三个月,就有不少学生已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诵读任务,个别学生完成了大纲规定的80篇后,还不过瘾,读起了唐诗三百首。
  3、树立信心,加快步伐,全员参与,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语文诵读活动。诵读教学必须通过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语文诵读活动来开展,如诵读比赛、诵读之星、诵读星级递升、每课一读、朗诵会、诗文接龙、赛诗会、诗文游园活动、对对子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诵读教学效率,在活动中,全员参与,师生在语文诵读方面共同获得长足发展。在开展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可能会有畏难、怕麻烦、不相信学生记忆潜能的思想,可能会有多此一举的认识,还可能会有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的现象,也可能会有抵触情绪存在。这需要加大语文诵读教学的宣讲和推进力度。不少开展诵读教学的学校,大多经历了一个从不愿教不敢教到乐教善教。
  4、大胆突破现有教材,紧扣教学本体,重新组合教材,挤出大量时间,开展有效的诵读教学。现行教材本来就在改编之中,即使是新教材的使用,也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水准,根据各地语言发展水平、语言发展特质与语言发展需要,根据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创造性处理。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视而不见,牺牲自己的教学个性,造成学生既不喜欢教材,又不喜欢语文,更不喜欢语文教师上的课。
  5、加大诵读教学评价的力度,加重诵读教学评价的比重,研究实施灵活多样的诵读教学评价方式。期末检测的诵读比重要占全卷的四分之一以上;平时检测要经常化、梯级化、专门化;评价检测要引进多媒体进行,如让学生将自己的诵读录音、配乐,如让学生将自己的诵读默录入电脑,如让学生将自己的诵读摄像等等。
  诵读教学是在我国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指导下进行的严格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整体语文教学改革,它涉及到语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规律的改革,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也涉及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的改革。我们应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发挥特长,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诵读教学风格。
  
  颜宏胜,教师,现居湖南汩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