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平台
作者:杨 芳
既然综合性学习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那么如何充分因“材”施教,让它真正成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平台呢?
一、立足课内,夯实基础。从教材篇章的结构安排上来看,每一个综合性学习往往是对本单元内某些篇章一个文化点的聚焦或延伸。如《说不尽的桥》则可以在该单元《中国石拱桥》中找到它的身影,并且由于该文着重介绍的是“中国古拱桥”,因此我们在开展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就可以依托课内的文本,充分利用其潜在的价值使学生在并不突兀的情况下完成向更多更广桥文化探究的过渡,这样的学习过程顺乎自然,水到渠成。从学生的知识构建来说,初中学生尚处于一个需大量阅读背诵的年龄段。将课内的知识夯实牢固,对于他们进一步探究传统文化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核,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课内传统文化味浓厚的篇章应要求学生反复熟读背诵。“操千曲然后知音,观千剑然后识器”,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哪能构筑文化的大厦!
二、充分准备、师生互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单以《古诗苑漫步》为例,该次活动主题是“古诗”,而我们泱泱中华又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这其中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如果单靠课内学习的几首古诗来撑起整个课堂,未免太过单薄。于是这便需要老师和学生都做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不仅老师要准备,学生一样要准备,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了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也只有这样,当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集中到了一起,中华古诗词这颗璀璨的明珠才会熠熠生辉。
三、营造氛围、熏陶渐染。毫无疑问,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最佳方法是润物无声的熏陶渐染,而决非单纯的讲解与灌输。如案例《走进戏曲天地》(载《中学语文》2004.1),教者自始至终都十分注重营造氛围。教师让学生听戏、看戏、学戏、试戏、唱戏,甚至包括自己的亲身示范无一不把一种浓浓的戏味贯穿始终。于是耳濡目染中,雍容的京剧、典雅的昆曲、高亢的梆子戏、婉转的越剧都如一股股清泉汩汩渗入学生的心田。在生旦净末丑的悲欢离合中,学生用心去感受着戏曲的博大与悠长。这一教学效果,决非正襟危坐的“传道授业”所能达到的。正如著名词作家阎肃所说:“多一些润物无声,少一些急功近利”,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应如此。
四、纵横比较,整理积累。应该说这一点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综合性学习区别于其它课型的显著标志。由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每一个文化现象背后都会隐藏有大量的文明。对于初中生而言,当然不可能将这些东西全盘消化吸收,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化进行纵横比较和分类整理。所谓“纵”,指的是时间的先后;“横”,指的是同一类型或同一范畴内文化的差异。以《说不尽的桥》为例,(课堂实录载《语文教学通讯》2004.3)执教者便特别注重了这项工作。通过以“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的形式,以“谈桥说名”、“桥与文学”、“听听桥故事”、“桥意新释”四个主题将桥文化进行了分类整理。在这样的纵横比较中,桥的多元文化得以充分展现,同学们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而深深折服。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以提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传统文化的材料积累本,便于整理分类,也便于查找积累。
五、形式多样、活动充分。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即使我们探究的是传统文化,其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前文提到的《走进戏曲天地》一课中,便有学生看、听、学、唱等一系列活动;《说不尽的桥》中则采用“小组汇报”形式,其间又穿插猜谜语、唱歌、读小说、讲故事、说相片等多种活动。在欢声笑语的愉悦氛围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便被桥的魅力所迷住了!
六、延伸拓展、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书本上,它更是根植在人们的生活中,鲜活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里。为什么会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为什么月亮成了思乡怀人的象征?为什么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引导学生练就一双能于生活中善于发现传统优秀文化的慧眼,并随时拿笔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方是将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行到底的最佳方式。
杨芳,教师,现居湖南汩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