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
作者:罗长敏
一、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目前,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训练,致使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越雷池”半步的非分之想,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对书上或带权威性的说法总想如何领会它、记住它,不敢另作新解推翻原说。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2、创造性的进行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在课文中适时地对重点段进行阅读指导,可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目来让学生做,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课内阅读是十分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大量地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要对课外阅读进行艺术性指导、有创造性地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这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标志,可一期一订,中途做必要的修改,使其常新,保证切实可行。(2)指导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方法。教给他们默读深思、朗诵吟咏、背诵记忆、精读提炼、速度猎取等方法,以达到开卷有益。(3)指导学生形成基本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必须从内容到形式,由形式到内容反复深化,并适时使用工具书。(4)阅读后要及时写出体会、心得。(5)要指导学生适时检查阅读情况。用以上方法达到创新阅读并得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作文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作文重在积累材料。在作文训练中,我认为应当这样:(1)提前明确写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材料。(2)写作时间不必局限于两节课,可适当推后。(3)可改一周一篇为两周一篇,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4)为保证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就要加强检查力度,增加交流次数,提高评析质量。另外,还可借办黑板报、办手抄报,向报社投稿等方法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写作层次。
二、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考虑(一)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可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四)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内,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比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提辖三拳把镇关西打死了你觉得该不该?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许多学生奋笔疾书,拟出了如《鲁提辖,快放下你的拳头!》、《江湖义气要不得》《路见不平一声吼》《法大还是拳大?》等很有创意的题目。这样,师生在交流争论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在探讨中挖掘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放射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自我风采、个性人格也得到了张扬。久而久之,创造思维的能力就提高起来了。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罗长敏,教师,现居山东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