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多媒体与职高语文素质教育

作者:韦艳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帮助理解词语句意,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词语句意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尽管老师进行了解释,但仍有学生理解不透。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学生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正面描写的景象较难理解。而借助多媒体,将画面、声音同时展示出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另外,要使学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思路是关键。例如在教学《项链》时,可先放电影让学生欣赏,然后听课文片断的配乐朗诵,思考问题:①小说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几件事?②本文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如何塑造?主要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③玛蒂尔德为什么不说明,不拖、不逃、不赖、不买一挂假的去骗?最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让学生用较快的时间理清文章的“脉胳”。
  2.创设情境,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
  运用多媒体组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深刻理解课文。例如《荷塘月色》中有一段描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若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是无法体会月光是怎样“如流水泻下来”,青雾又是如何“浮”起在荷塘里的。而借助于多媒体,使感官接受的感性知识信息与抽象的文字信息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再配合板书、讲述进行综合、优化组合,使知识信息在教学动态的系统中得到顺畅的传递,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在合理而活跃的信息传递中,主动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其主体作用。
  
  二、发展想象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能力。
  1.促进条理思维
  当前职高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得到锻炼,可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让学生根据命题或话题边看边说,然后写成文章,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写作能力。
  2.发展抽象思维
  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如《守财奴》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可以利用多媒体表现葛朗台的几处细节变化,如抢夺查理寄存的梳妆匣,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治病,诱逼女儿放弃遗产继承权,病重时不忘看守贮金的密室,临死时还想将镀金的十字架抓到手里……同时,还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高生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从事实践工作,其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只是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绝不能以繁琐分析和机械练习去干扰和压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根据职高生好动的特点,我们可以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比如,在教《雷雨》戏剧片断时,可让学生先观看、熟悉剧本,了解时代背景,然后进行表演,切身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人物个性,理解作品的魅力。
  
  四、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综合能力
  
  职高生文化素质相对较差,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一般书信的写法”时,按照平常的做法,是让学生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老师、同学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对此已司空见惯,没有多大兴趣。因此,我先让他们观看一个故事片断,然后进行练习。故事的内容大致是:一个杀人犯由上海逃亡到云南。一个寒冷的早晨,他正从一座大桥上走过,忽然听到有人大叫:“有人掉到河里了,快救人啊!”桥上的人都在往河里张望,却没有人下水救人。此时,杀人犯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当他把溺水者托到岸边时,终因体力不支沉入了水底。事后,有人提议把杀人犯追认为烈士,却遭到另一类人的反对。他们的理由是,救人者本身就是罪犯,没有资格成为烈士。我给出的作业是:“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对语文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种作业弹性大,发挥的空间也大,学生都乐意去做。而且,这种探究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能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职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借助多媒体技术优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韦艳群,教师,现居广东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