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作文的真情表达

作者:王振球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优秀的文章,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应该真正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创作、用真情去表达,力求使你的文章先激动自己。因为只有激动了自己,才能激动他人,而要做到这点,我觉得以下几点在写作时值得大家注意。
  
  一、重现生活,激发真情
  
  1、善于找寻生活的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变化无穷的,生活给予我们的有永恒,也有一瞬。生活不缺少美,不缺少美好的事物,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要善于找寻能刺激心灵的最强烈的一瞬间的细节。这样你的笔下才会有那真切的情景和感人至深的人和事,你的笔下的社会就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冰心)。
  2、善于与自己对话。生活中有很多快乐、激动但也不乏无奈和失落,因而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现在学生作文时往往不善于也不太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出来,而喜欢把真实自我的一面存留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不愿去发掘,即使有了适时的机会也很少表达,这样文章中作者真我的体验就少了,真实的情感缺乏而导致文章的感染力不够。因而作文时不妨试着与自己的昨天对话,回首昨天,也许你会发现,记忆深处竟有那样多生命的喧嚣、青春的躁动和美丽幼稚的往事,那时你就会有不写不足以扶平心情激扬的感觉了,你就不会再为作文没有材料写而万分苦恼了,那时你对自我表现和自我责任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感悟,对生命意识意义的觉醒就会倾注在你的笔端,流淌在你的文章里。
  3.要立足于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把文章写得真切、实在,写得富有生气、写得亲切感人。创作要求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在习作《我的另一片天地》一文中,小作者紧紧抓住自己钟爱文学的事,写自己的多次投稿被退而痴心不改,最终文章得以发表的经历。因为他写的是自己的事,所以内心的感悟和情感就清晰地表现出来,真切的情感也就赢得了大家的共鸣。
  “她倚着门槛,向外张望着,时不时抬头盯着悬挂着的钟……”“她坐立不安,眉头紧皱………‘她失望地爬上楼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那是一个老人的背影,虚弱、衰老……才四层楼梯,她就歇息了好几次……”这是一个学生在《等》一文中写奶奶每周六上午急切的等待孙女放学回家的情景。那是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印象了,是她永远也忘不了的记忆,所以她在文章中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写道:“等是乏味的,是痛苦的,可她就这样等了我十八个月,只是刚刚开始的十八个月。我的震撼,我的悲伤,汇成了一条小溪,一条凝聚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的小溪,留进我的心坎,涩涩的……。”
  取生活之真实,表情感之亲切,表达效果就显而易见。
  
  二、弘扬个性,再现真我
  
  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是中学生作文的常见病、多发病,所以我们在作文时要尽量使自己的文章体现与众不同的思想和个性。首先,你要明确你对生活是否有独特的认识和体验,是否把这些认识真实地表达了出来。第二,你还要考虑你文章里所表述的你的思想是否把你作为青年一代应有的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责任表达了出来。你如果把自我锁闭,把真实的你框定在文章之外,甚至出现诸如港台影视剧中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类同,实属巧合”的情况,那你的情感,你的思考,你的个性语言就不能真切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丝毫感染不了阅卷老师,自然也就与高分无缘。
  
  三、宣泄情感,坦陈心怀
  
  作文中真情的表达,实质上是自我意识和情感的激发,我们要让情感的激流在往事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流淌,那就要勇于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善恶、爱憎、感激和向往的意向,要把内心中那些合乎实际的、合乎事理的、合乎自然的真善美的情愫表达出来,同时要让情感与文章的主题保持一致,相得益彰。这样才会打动读者的心。
  在写作《发现》这一文题时,有位学生以她深沉、凄楚哀婉的笔调,叙写父母对她的教育和关爱,但她的不明事理让父亲倍感伤心,所以当她在父亲因病去世后真正明白父亲时,她写道:“……他似乎生我的气了,一觉就再也没有醒来。他走了,走得好远,好远……”。“爸爸走了,留给我的是一架手风琴,当手指触到琴键时,我就会泪如雨下……”,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不能不感觉到小作者写到这里时的伤心和悲痛,也不能不被小作者那痛楚的情感所打动,我们也会理解小作者此时此刻的内疚和悔恨之情,继而激发我们情感上的共鸣。
  人们倡导“我手写我心”,提出“情动而辞发”,我们只有敞开心胸,以诚实的态度,叙真实事,表真切情,才会在打动自己的同时也打动他人。
  
  王振球,教师,现居江苏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