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谈胜轶




  语文课堂教学,从美学意义上说,指的应是语文教师将其教学个性与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高度统一的审美创造活动,即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在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须考虑到如何艺术地处理教材,艺术地把握教学对象的鲜明个性,合理创设课堂氛围,优化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使教学活动达到审美的境界。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审美特征呢?
  创设艺术氛围。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第一个审美特征。课堂艺术氛围的创设已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他们深知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养成,都得依赖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所谓艺术氛围,此处是指笼罩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情调,他对优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创设,就教学环节而言,往往始于课堂的导入阶段。大凡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很讲究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课堂教学中,就最擅长于创设艺术氛围,善于以情感为纽带,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一次她在讲述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时,先让学生回忆有关吟咏春天的诗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再现一幅春意盎然的生动图画,从而激起学生的爱美之情,接着进一步诱导学生洞开自己的审美心扉,以强烈的欣赏欲望进入课文构筑的情感世界,尽量把作者物态化了的审美体验再度还原出来,化“彼情彼景”为“我情我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放的课堂格局。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第二个审美特征。课堂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就应具备艺术的一般特征,须形成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得师生能够平等交往,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从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来看,教材是师生交往关系的重要媒介;在教材面前,师生应处于平等地位;但就教学实践而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也是“学”的主体,他们互相影响,互为制约,应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又因师生双方在生活经历、文化水平、艺术修养及审美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便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理解所得之结论,机械地塞给学生。因此,由教师导演的课堂,其教学格局必须是开放的。教师千万不可自行封闭,须做到既能开自己之“门”,又能启学生之“窗”。惟有门窗同时开启,教学情感方可流通。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艺术地处理教材,形成见解。笔者在教苏轼《石钟山记》一文时,依据文言教学规律,首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要求能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在指导过程中,便发现“笑”这一表示作者心理情绪的词语,在文中不同位置共出现了三次,而每次出现的涵义又各不相同(学生未必明了这点)。若将这三个“笑”连成一线,然后从文章的整体去考察,便知这恰是作者运思成文的脉络,并闪烁着作者不因袭陈说,敢于质疑,主张凡事须耳闻目见才可断其有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宝贵思想。《石钟山记》一文的核心也即在此处,把握了它就意味着抓住了此文的教学重点。教学时,若循此生发,便可引导学生既从宏观上理解课文要旨,又从微观上揣摩语言运用的精妙。由此形成的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出了处理教材的艺术性。
  (二)艺术地把握学生,设疑置问。极富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固然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此一构想的实现,还有赖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的构想再好,也不过是色彩瑰丽的肥皂泡而已。因而,如何艺术地把握学生个性,启迪他们的思维,变成了课堂教学极关键的一环。教师总不能平铺直叙地把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见解简单地灌注给学生,应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设疑置问,循序渐进地加以诱导。实际上,课堂提问的设计,无须贪多,而应力求精当新颖。笔者在教授《石钟山记》这篇课文时,只设计了一个能突破全篇的问题:请同学们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摘取三个含“笑”的句子,思考一下,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在文章结构和内容表达上各有何作用。由于此问切入课文的角度较小,学生很快就找出了这三个句子,即第二自然段的“余固笑①而不信也”“因笑②谓迈曰”和第三自然段的“而笑③李渤之陋也”。我察觉到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都较浓,又因此问隐含的信息量较大,有一定深度,就因势让其分组讨论,我则适时予以点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文中“三笑”,呈递进之势,在内容上又勾前引后,互为照应,在表达方式上,或叙或议,摇曳多姿。
  极强的综合性。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综合运用语言艺术、影视艺术、表演艺术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其中,教学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思想的交流,多借助语言来完成。因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精炼简洁,言明意达,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张弛有度,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谈胜轶,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