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琵琶行》:一曲才子佳人的长恨歌
作者:邹伟群
听了白居易的一番倾诉和表白,琵琶女“感我此言良久立,”她或许是想起了过去接受过的无数风流少年赠送的歌诗;或许是想到了,在沦落天涯的时候,居然还能够见到有人对她惺惺相惜,还能遇见这么多情的才子;她或许还想起了年轻时的一段段缠绵,一段段哀怨,一段段别离,一段段欺骗,一段段誓言。现在,什么都没有了。眼前的多情才子,或许是自己平生遇见的最后一位知音了。于是,她知道,她应该倾诉,毫不克制地用音乐来倾诉,因为这里有知音,这里有同病相怜的人,这里有她过去钦羡过的才子官人。她何必再压抑自己的恨意?何必再遮遮掩掩呢?于是,“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她的琴声在彻底地哭了出来,这一次的琵琶声,真正地哭了出来。这是感动的哭,是报恩的哭,是珍惜的哭,是放声痛哭。她的所有的悲情恨意都毫不含蓄毫不掩饰地倾泻出来。
所以,她的哭声,一下子把所有的听众都感动得哭了。“满座重闻皆掩泣”,原先是被感动,被打动,现在是被感动得哭了。一群饱经沧桑的男儿,竟然被一位陌生女子的琵琶声弹哭了!他们为什么哭?三分为了琵琶,三分为了琵琶女,还有三分为了自己的飘零人生。真是多情可见。
但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最多情的自然是白居易了,他的恨最深,所以,哀意更浓,忧愁更重!白居易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绵绵恨意,让他们化作一行行清泪,伴随着琵琶女的琴声,洒落在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船上。
纵观全文,一种复杂的“恨”意贯穿始终。无论是开头的记叙送别场面,还是中间的琵琶声的描写,还是两人的互诉衷肠,还是最后的泪洒江船。全文因此笼罩在一种厚厚的哀愁、浓浓的恨意、深深的沦落之感中。或许,正因为如此,全文才让人读了千愁百结,即便没有历经人世沧桑,也自顿生沦落之感,失意之愁。这,便是《琵琶行》的魅力之处。他是白居易的另一首《长恨歌》,一首歌唱人生飘零人世哀愁人间凄苦的《长恨歌》。
离开了对本诗的男女主人公的“恨”意的分析,就无法真正把握住文章的灵魂。
邹伟群,女,教师,现居浙江宁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