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透过文眼看《荷塘月色》的结构
作者:艾 艳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文中表现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已形成了共识。每读一次,每教一次,总是自然地去找开篇的“文眼”,找那“幻想超脱的”独白,找那“夹杂着喜悦与哀愁”的景物描写,讲那“通感”与“联想”的妙处,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情”。但是,在那多次的反复之后,自己总觉得对文章结构的妙处体会肤浅,支离破碎,进而产生了疑问。比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仅仅是为了交代夜游荷塘的原因吗?这“文眼”在全文是如何体现的?既然是“颇不宁静”,为什么又解说为“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还有作为大作家的朱自清会仅仅为了首尾照应,就安排了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吗?因而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总试想“曲境探幽”,探一探朱先生的良苦用心。闲暇时,重又攻读数遍,查阅资料体会关于“文眼”的作用,便有了些体会。
原来,全篇的关键确实在“文眼”上。
《荷塘月色》一文,作者开篇便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本文的“文眼”,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这是公认的。我认为探索本文结构之“巧”之“妙”,也应从此处入手。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把一种心境告诉了读者,不仅仅为了引起夜游荷塘,细心的读者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自然地提“为什么?”和“怎么样?”,成熟的作者必然会体会读者的思路,安排自己的下文作答,因而自然地统领了下文。作者在下文中却写起了“妻拍着闰儿,哼着眠歌”,似写夜游的开端之情境,而我觉得这是在回答“颇不宁静”的原因之一。大凡“不宁静”不外“身家之事”与“乡国之事”。然而你看,此时的“家”是如此的温馨、和睦,作者临出门还要“轻轻地带上门,出去”。据查,从1925年暑假之后,朱先生从浙江白马湖春晖中学转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而且有名作家的头衔,因而既无受排挤的怨气,也不会有怀才不遇之感。此时写上这出门时之景,应是在回答“不宁静”的原因之一,告诉读者,“不宁静”不是因为个人或家庭的原因,而另有原因,只是没有直白,而用了形象描写。
作者写去荷塘的路的幽僻、宁静,便感到“是个自由的人”了,这里足以使人留恋,足以使人宽心,作者尽力突出特点,抒发独白。过去我们认为这表现了作者“幻想超脱”的心理。有这超脱的佳境,然而作者并没有在此驻足不前,足见“超脱”亦非目的,写此佳境,大概也是用“美景拴不住”来反写心情的不宁静,第一次实现了“颇”的程度。
在《荷塘月色》的主体部分--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作者极尽笔力写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这里不想重叙描写的巧妙精奇,只想说作者突现了景物的淡雅、清幽、静美,足以使人陶醉,足以引人乐不思愁。过去人们认为这是借景浇愁,表达了作者那“淡淡的哀愁”中夹杂着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然而此情此景若无浓情密意,如何描写得出?如何形容得如此贴切?这“景”又和“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我们出现了“反衬”、“借景消愁”等种种议论。可是作者正当读者仔细品味美景及其用意之时,又跃出了眼前之景,心儿翩然远去,这美景也拴不住作者的心,不是恰恰写出了“心里颇不宁静”中“颇”字的强烈吗?也就是说,作者在这些看似轻松的景色描写之中,也紧紧围绕着“颇不宁静”的“文眼”展开。这样的美景,拴不住作者那“颇不宁静”的心。过去人们写心不宁绪不静时常常以“食不甘味”来形容,这里正反衬出作者因某种事情而焦虑的心情。因而感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了。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者的思绪向前发展,忽然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来了,而且想得悠远,飞向了古远的江南。作者通过对江南采莲的情致的想象,与眼前景紧紧映衬,那富有生气的采莲盛况又与眼前“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形成了对比。至此,作者自然地点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抖开了“颇不宁静”的原因的包袱,原来作者惦着江南。江南什么样呢?当时是处于“4.12”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之中,旧日的盛况被破坏了,让人心焦,作为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心里如何平静得了?同时也形象地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原来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在惦记着江南啊!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除了使文章浑然一体的形式作用之外,也有强调“颇不宁静”原因的内容作用。这样全篇围绕着“文眼”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作者围绕“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从“为什么”和“怎么样”两方面形象地反映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和强烈程度。巧就巧在作者把情融在景物描写之中,以“因”为构思之本、,对问题不是直言回答而是寓于形象的描写之中,回环曲折而不离“文眼”。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紧紧抓住“文眼”才能深深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和作者的心情。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那么朱自清先生这位爱国知识分子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清也就昭然了:作者写景恰是为了写情,写景也不是为了“借景浇愁”或试图超脱,而是在反衬自己忧思之深,反衬乡情之烈,突出一个“颇”字的浓烈。朱先生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也更清晰,更鲜明。
艾艳,教师,现居黑龙江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