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积累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作者:张斯敏
一、要积累一些背景知识
诗歌是作者个体的创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它必然渗透着个体的鲜明的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必然带有时代的痕迹或烙印。要想准确地理解一首诗歌,就要把它放置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放置还原到作者创作的彼时彼境中去。高考诗歌鉴赏设题,就常常暗含着时代背景知识。例如,2004年语文高考试卷(青海)第16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本词同第三册李白的《越中览古》的主旨相近,词中金陵也就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城,朝代更替,统治者更替,兴盛与衰退更替,繁华与萧条更替,荣耀与败落更替,明媚与黯淡更替。不仅是南京城,整个中国的历史,不也是这样演绎着吗?只是在位者不知,荣耀者不省而已。所以,历来文人墨客常借物抒怀,借写金陵讽喻现实。考生如果明白这些文化背景知识,自然就会明白,“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由此答题的方向就明确了。
除了积累一些时代背景知识以外,对那些著名诗人的人生经历、处世观点也要作一些了解,因为,在高考中,对那些比较陌生的诗人,会做出注释,而对名诗人是不会做出注释的。
二、要积累一些较常见的典故
化用典故于自己的诗词之中,使其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方法。学生如果在这方面积累少了,理解起诗歌来,不但费解,而且会南辕北辙闹笑话。例如王安石《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许多同学不知道春秋时期伊尹、吕尚幸遇商汤、周武王两个明君而建立一番千秋功业的故事,误将“汤武偶相逢”理解为商汤、武王二人相遇,与诗的原意相差甚远,答题当然令人啼笑皆非了。
三、要积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
古典诗歌抒情方式多含蓄,少直接,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即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古诗人常将自己的情感隐含在诗歌意向之中,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才能领会意象组成的意境以及意境中透射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思想倾向,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才能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对意象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体会,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必然是模糊的,从而审美情感也是肤浅的。我们引领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这个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来实现的。可以说,考生对意象的理解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与否。例如2003年春季北京高考试卷第20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韦应物)
寒塘(赵瑕)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唯见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略)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故乡之情,《闻雁》中有“归思”、《寒塘》中有“乡心”二字直接表达这种情感。为什么这两首思乡之作都写到雁,“雁”这一意象为这两首诗增添了什么韵味呢?原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雁这一意象具有特有的含义:雁是候鸟,每到固定的季节,雁便开始长途跋涉,在漂泊的游子眼里,那雁是飞往故乡去的,雁落进了游子的诗中,成了乡愁的载体,在传统文化中,雁便具有了这种共同的文化积淀和共同的感情。因此,诗人常借“雁”这一意象来传达乡愁,上例两首诗也是如此。如果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雁这一意象所暗示的情感和意义有准确的把握,就能准确回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为了能在高考中准确理解诗歌,进而规范答题,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有较广博的知识储备,鉴赏诗歌就像无源之水一样枯竭。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相关知识加以筛选、归纳,有计划地引领学生加以积累,并在学习和练习中加以运用。这将给学生一根走向诗歌殿堂的拐杖,一把开启诗歌王国大门的钥匙。
张斯敏,女,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