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高考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的解读技巧

作者:张庆山




  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
  如,2007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命题者设题两道,考查对古代诗词中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题干中明确要求结合上片和下片的内容,指向明确。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作者直抒胸臆,“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再如,2007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如,要分析2007年高考江苏卷中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蕴涵的思想感情,回答“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一问,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两句“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再结合全词来分析就可得出答案: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因为这首词的上片是描写句,寓情于景;下片是抒情句,它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发提升的,直抒胸臆,是全诗的重心所在。
  还有一种说理诗,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说理。诗人李白、陆游、苏轼等的作品,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诗句。诗中若出现蕴含理趣的诗句,我们就应该注意分析它的意义指向。
  如,杜甫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无私心的道理);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谓人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会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或活水来”,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也属此类。
  2007年湖北卷,为两首唐诗的比较阅读题。这两首诗,都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述理发感。吴融的《华清宫》“四郎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通过写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形成空间对比,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约的《过华清宫》“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通过写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形成今昔对比,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张庆山,教师,现居江苏江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