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农村初中语文说话训练研究

作者:陈维国




  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举手的人越来越少,积极主动发言的寥寥无几,有的被老师点名发言的同学甚至会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语文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重读写,轻听说,满堂讲,满堂练,而忽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加之课后生活贫乏,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以致造成了学生不敢说话和不会说话的现状。对此现象,周德藩同志曾谆谆告诫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的交际越来越广泛。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能力。”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个重要性越来越清楚地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加强说话训练应该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鉴于此,我们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培养心理素质,让学生敢说
  
  其一,要帮助学生排除思想和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敢于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胆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是相辅相成的。中学生对待说话训练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思想上不重视。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不是哑巴,谁都会说话,无师可以自通,没有什么可练的;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只考笔头,不考嘴皮,能说会道也不能增加分数,练不练说话没有关系。二是心理上不想说或是不敢说。中学生由于年龄增长而发育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导致大部分人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说话;有些想说话的人又担心别人议论“好出风头”“爱耍嘴皮”等而不敢多说。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首先对学生予以正面教育,我们从社会发展对说话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确了提高说话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教给学生一些排除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如说话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理清思路,拟好提纲,要充满自信。说话者可以从“目中无人”逐渐向“目中有人”过渡。打破以前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群言堂”的教学活动,多给学生自主发问、自主讨论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的说话能力都得到锻炼,并且从课内的“熟悉”语场逐渐向课外的“生疏”语场延伸,使学生说话训练成为习惯。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说话的勇气倍增。
  其二,要创设良好的语境和气氛,培养学生平时愿意主动多说话的兴趣。
  中学生平时不愿意多说话,一是怕说错,让人笑话或挨批评,“言多必失”不如“少说为佳”;二是没话说,说话情境不佳或者对话题不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首先应鼓励多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提倡教学民主,允许学生质问、说错、修正、补充、辩解,对学生日常说话中出现的缺陷和失误,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批评,频繁指正,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记得有一次在班上搞“三分钟演讲”时,第一个上场的女生朱某忸怩了半天,怎么也开不了“金口”,在我真诚的鼓励和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中,她面红耳赤,好不容易才憋出了一句话“我……真的……不会讲。”然后就低头“认罪”,听候“发落”了,当时我就估计事出有因,赶紧给她垫好“台阶”:“朱某同学今天心情太激动啦!刚刚升入初中,她是班上第一位出场的‘幸运观众’能不激动吗?我们完全理解她,因为她已经成功地迈出了‘说’的第一步!相信她下一次一定会很出色!”(全班掌声不断)后来才知道这位同学先天性口吃,一直受人歧视,视说话为“心病”。当发现我对她如此体谅、信任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并从此自信地抬起了头。全班同学也因此卸下了“怕”的包袱。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语境,造成多说的氛围。要观察留意学生在各个时期普遍关心的话题,也可以从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体验生活之间寻找联系密切的“引爆点”,诸如伊拉克问题、中日关系问题、环境与发展问题、中学生早恋问题、辍学问题等等,组织学生漫谈讨论,激发学生多说。
  其三,扩大听读,丰富语汇,培养学生说话文明和仪态大方的良好习惯。
  不敢说话和不愿多说的学生一般都能很难说得好;有胆量敢说话和有兴趣多说话的学生,也未必都能说得好。例如有的说话粗俗,语态不雅;有的词不达意,口头禅多;有的拖泥带水,条理紊乱。这些现象既与习惯有关,也有知识基础的原因。教师既要发现和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又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下列对策:
  1、提供一些典范的口语训练资料,督促学生扩大听读范围,学习模仿好的说话习惯,勤于积累语汇,充实思想内涵,使自己说话言之有物;
  2、要求学生凡事先想清楚以后再说,对于较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分清主次前后,语速宜慢不宜急,要言之有序;
  3、指导学生说话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并且适当配合体态语,做到言之有礼。
  
  二、强化训练的序列,让学生善说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到口语交际的目标和要求时,有具体说明。为了分阶段、有侧重地对学生强化说话能力的训练,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确定了不同的目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见下表)
  
  七年级
  首先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声说话,努力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宏亮。在朗读“每日新闻摘要”时,我要求学生能尽量模仿播音员或老师的声音,要能够使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听清你的每句话每个字。通常情况下,女生往往内向、害羞,我就特许她们两三人一组齐读(以后依次递减),或老师带她读,陪她读,直到最终她能从容自如、独当一面为止。其次,要求他们说话时自然大方,要求学生做到:眼神亲切柔和,面带微笑,眼睛平视前方,适当回顾,动作要舒展适度。然后要求学生上台进行朗诵表演时,能逐一对照,进入角色。从而实现了“读”诗、“背”诗、“诵”诗的不断升华。
  七年级阶段,通常是每周安排一堂说话课,每堂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以“读”为主,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三到四次锻炼的机会,从而实现从“怕说”到“敢说”的第一次飞跃。
  八年级
  这一阶段在初一以“读”(朗读)为主的基础上,加强了以“说”(复述)为主的训练,提出了“连贯”“简要”“得体”的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是“连贯”,即能保持统一的话题,注意合理的句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过渡、呼应。“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的讲演活动颇受学生的欢迎,不少同学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四处搜寻材料,认真撰写讲稿,对着录音机背诵。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按照“我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我喜欢的理由”→“对我的启示”的思路来表达,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写作简单议论文的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
  其次是“简明”,即简要、明白。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信息社会,这一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时,我让四名同学仔细观察教学挂图和漫画,要求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画面内容,揣摩人物心理,补出对话部分。记得有一次挂出三幅漫画,即“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同学们看了都忍俊不禁:这个古老的传说所蕴涵的道理不是不言而喻吗?然而真要用简洁的语言描摹出人物的心态,还着实让大家动了一番脑筋呢!
  再次是“得体”,即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注意场合;第二,注意对象。在讲故事比赛时,我要求每个人能设身处地、绘声绘色,变“背”为讲。同时指定“评委”从普通话、表情、熟练程度、生动性等方面进行打分,评出“故事大王”一名,“故事员”若干,并予以适当奖励。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大家“说”的品位。
  九年级
  针对九年级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七八年级学生明显提高,心理素质也明显增强这一情况,我们对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参加讨论进行辩论时,能对别人的意见或某一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观点明确,有条有理;能借助自拟提纲演说,做到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还要能作简短的即席发言。具体地说,就是严密、流畅、动情,以实现由“爱”说到“会”说的第三次飞跃。
  所谓严密,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不仅要防止重复,减少失误,甚至连不必要的停顿、口头禅也要避免,努力做到滴水不漏。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辩论时,我要求他们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价值观和鲜明的是非观,要占有大量的事实事理材料,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准确使用概念,达到严密论证的目的。有一次同学们进行了一场愚公到底是“移山”还是“搬家”好的专题辩论,我进行了现场录音。事后细细推敲,我大吃一惊:自我感觉良好的辩论,里面值得商榷的竟有四十多处!看来真正意义上的“说话”并非易事啊!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就是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知难而进的精神。
  所谓流畅,不仅指说话时非常熟练,同时还应该指说话时条理清楚。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解说”时,能认真观摩事物的特征,然后按照一样的顺序进行组合,最后借助于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加以解说。经过这种训练,能增强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有助于说明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所谓动情,是指说话时感情强烈、爱憎分明,能真正打动别人,尤其表现在演讲和辩论时。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大学生辩论比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演讲和辩论的魅力,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学生订阅《演讲与口才》杂志,并在班上定期进行演讲技巧方面的交流,从而为班上成功举办了三次演讲会和五人在校级以上获奖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学生的写作、阅读分析、逻辑思维、应变等各种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在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信息时代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并带动其他能力一并提高,力争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陈维国,教师,现居江苏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