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作者:肖 琼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贯串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不应孤立地进行。只有深入领会了课文内容和形式的美,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到语言并接受教育。事实上,任何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都带有审美教育的因素。我们只是要求更加自觉地去进行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跟读写训练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探源”,从咀嚼、玩味中明晓文义,获得感染,积极地吮吸作品中的养料。这就得改变那种机械的读写训练和注入式的思想教育方式,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作具体的提示、指引、分析或解释。当前教学中的课文分析,忽视审美教育的倾向还相当普遍。分析课文时,往往只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熟悉一下课文内容,就算完成了任务。例如《大理石街》这篇课文,通过对大理石街和大理石产品的描述,说明美是靠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是作者真实感受的记录,写得朴素而有意味。有的老师教这篇课文时,只注重情节和内容的分析,而忽视了美的教育。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二段讲了哪几个问题?工匠们在什么条件下工作?工匠们制成了哪些产品?这些问题虽然和课文的内容有关,但教师既没有让学生观摩大理石制品的艺术形象,也没有引导他们细读描写磨制大理石产品那种艰苦劳动场面的段落,更没有启发学生去想象经过工匠琢磨后制成的丰富多姿的“溪山烟雨”图,把一篇富有艺术美的课文讲成没有血肉的空架子,这怎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创造的美呢?
学习一篇作品,理解作品的语言和思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美是以鲜明的形象及其所表现的感情力量来感染人、教育人的。因此,要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必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获得,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喂给他们。这就要让他们多读,反复接触课文,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想象、分析、比较和综合。单个的词语无所谓优劣,但当作家把他们连缀成文,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去确切地表达其特定的思想内容以后,就具有了生命力。作家用语言的声音传达生活的音响,用语言的色彩传达生活的色彩,用语言的韵律传达生活的节奏,用各种修辞手段刻画各种形象并表达复杂的思想。语言一经作家精心的锤炼和巧妙的安排,就具有一种神奇的激动人心的力量。对于这类精粹的、鲜明的、含意深刻的语言,单说一声“好”是不够的,要让学生体会出好在哪里。比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有画龙点睛之妙。为什么王安石从“入”、“过”、“到”等词语中筛选一个“绿”字呢?原来其他几个词只表示单纯的动作,而“绿”字意象丰富,揭示了春风的威力,能使人想到大江南岸生机勃勃,一片翠绿的景象。《咏柳》这首诗只有四句,是用三个比喻构成的。诗人把青翠欲滴的新柳描绘成碧玉妆成的一般,又把轻柔飘拂的柳枝比作绿色的丝带,形象多么优美!后两句更是别出心裁,采用问答方式,设想春风是把剪刀,巧妙地剪出满树细长的嫩叶。简单几笔,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婀娜多姿的春柳图。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用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教师在讲解中,必须启发学生吟诵、想象,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使学生眼前好像呈现出一片碧绿的新柳,情不自禁地赞叹:春风的创造力真强!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获得美的感受,对诗的理解也就深刻了。
在描写人物的作品中,要让学生通过人物形象去感受人物的心灵美。课本中有很多描写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种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学生读了这些作品,受到形象感染后,就会很自然地受到熏陶,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对于这类作品,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段落引导学生琢磨、体会。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在讲到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工人一节中,有这样的描写:“有一天黄昏的时候……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他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一位老师教这段时,先让学生读几遍,再引导他们思考:鲁迅先生平时态度怎么样?这时怎么样?从他的神态、动作的变化,反映出思想有什么变化?学生从中体会到鲁迅先生由“慈祥”、“愉快”变得“严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由于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对旧社会的恨。鲁迅先生高大的形象和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也就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内容和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上不过是举例而已。我们要善于发掘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并融合到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中去,使学生如同花木受到春风雨露的滋润一般蓬勃地成长。
肖琼,教师,现居江西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