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文本阅读要善于捕捉语言信息

作者:王林喜




  现代认知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信息的发布者,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阅读文本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信息的筛选、提炼、整合、推理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捕捉信息的快慢与多少。而语言既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又是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捕捉文本中的语言信息,并使学生养成习惯,这无疑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方法。
  文本阅读中的语言信息主要包括显豁信息、隐含信息、陌生信息。
  
  一
  显豁信息是指在阅读文本中能明确显示出来的信息,即通过认真阅读就可以寻找出来的重要观点和材料。
  不妨以《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为例阐释之。课文是这样说明的:“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此例中的“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词语是表示顺序关系的,表明了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种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我们就把这些表示次第先后的词语称之为“显豁信息”。
  怎样引导学生辨析显豁信息呢?我们以为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莫过于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注意寻找相关的“标志词”。这些标志词的前后往往会存在一些相应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体现观点的显豁信息。为便于阐发,我们把“标志词”拟分为以下几类:
  1.解释性标志词 作者有时提出一个观点或概念,而从另一个角度去阐释其本身含义。比如罗加伦《学问和智慧》:“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上句中的“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一句是对“有智慧的书”一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解释。“这就是”起着标志词的作用。类似的标志词还有“即”、“所谓”、“这等于”、“不用说”等。
  2.结论性标志词 表示根据上面的事实叙述或事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例如:“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郭安凤《多一些宽容》)这段话中“这样”一词引出的“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一句,即是在前边补充性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这样”就是一个结论性标志词。此类标志词还有“可见”、“其实”、“表明”、“显然”、“因此”、“事实上”、“这样说来”、“我们认为”等。
  3.理由性标志词 在阅读中借助标志词就可以区分理由与观点、原因与结果。例如鲁迅《社戏》:“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此例中的“因为”引起的句子,就可以作为前一句的理由,即“在我是乐土”的原因。“因为”就是理由性标志词。其他的还有“由于”、“例如”、“既然是”、“众所周知”、“举例来说”等。
  4.结构性标志词 有领起下文的,如:“由此看来”,“其理由如下”,“这样看来等等”;有总括上文的,如:“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等。例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叶圣陶《苏州园林》)上例中的“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是对上文“设计者和匠师们有四个‘讲究’”的总结。“总之”起着总括上文的作用。
  这些标志词都为我们理解文本提供了重要的语言信息。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加以利用,必然有助于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内容。
  
  二
  隐含信息是指隐含在行文语句的表层意思之下的深层含义,即作者隐而不露但能够为读者所理解、所感悟的信息。“隐”者,未明言之意也;“含”者,实存于语言形式之中也。什么“话中有话”、什么“弦外之音”、什么“醉翁之意”,皆所谓语言的隐含信息。这种迂回曲折的语言表达形式,或为忌讳,或为难言,意蕴丰富,表达含晦,难免会给学生的文本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怎样指导学生确认文本中的隐含信息呢?凭借语感,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是确认隐含信息必不可少的条件。叶圣陶先生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还有一部分所谓的弦外之音没有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中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要凭借语感去解决。试感知下文加点字的深层含义: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上文中,“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是下定决心斗争到底,准备随时献身的意思,表现了闻一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单凭语感确认句子的隐含信息,有时并不可靠。试看近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试卷第34题:
  大地是眷顾自己的儿子的。有了这座墓以后,人们不断扩展延伸通向这里的道路,山坡上修砌了花岗石的台阶。这路,这台阶,长年叠印着数不清的远方来者的足迹。人们像对待生者一样,不能忘记______自己的贴心人和朋友。
  上文中横线处空缺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探望B.拜访C.瞻仰D.凭吊
  从近千份试卷中抽样调查发现,该题得分率仅为16.8%。为什么一个词语选择的失分率这样大?问题在于学生忽略了文中的语境条件。如果注意到了该文段的后一句中“像对待生者一样”这个隐含的状语结构,就会正确地选择A项,而不是选所谓有“共识”的D项了。
  理解隐含信息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作品的背景知识和对作品的整体认识,通过对句子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现象的分析理解,发掘出它在文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从而增加语言的信息价值。如:“22日黄昏,陈然忽然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短信:“近日江水暴涨,闻君欲买舟东下,谨祝一帆风顺,沿途平安。”(罗广斌《挺进报》)上例中的短信全用了隐语,仅从字面上无法理解它的真实意思,只有联系到写信的形势背景和作者用意,才能明白:“江水暴涨”,隐指情势突变;“买舟东下”,隐指赶快转移;“一帆风顺,沿途平安”,祝愿陈然安全脱离险境。
  因此,对于具有意在言外的深层语义的句子,就不能孤立地理解,而应与前后文串联起来,反复思索、揣摩,进行发散思维,才能寻觅到其中的隐含信息。
  此外,还可以透过显豁信息来开掘隐含信息。如果语言的显豁信息和隐含信息两个信息素统一在同一文句中,那么在隐含信息不甚明了的情况下,可以透过显豁信息的提示,发掘出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上述语句中,“希望”、“路”等是显豁信息,从这些显豁信息里,学生就会深刻地领会到作者希望开拓一条新生活道路的坚定信心,这就是这句话的隐含信息,也是其真正的信息价值。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都具有一定的含蓄性,初看起来明白如话,略加挖掘,便会悟出一番深层的意义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挖掘、咀嚼、领悟,才能在文本阅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隐含信息使之真正欣赏到作品的内蕴,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创新思维。
  
  三
  陌生信息多出现在文言文、科技读物或一般现代文中,对于中学生而言,这类信息是不熟悉的、生疏的。往往要靠他们的思维加工去分析、发掘、揭示。
  陌生信息的出现无疑会增加文本阅读的难度,甚至由于它的存在而造成曲解句意。但并不是说不了解陌生信息就不能阅读或影响阅读测试。遇到这种语段,最好的办法是查阅工具书。倘若在考试时碰到此类问题,则要认真分析上下文意,进行合理的推断,进而理解句意。请看鲁迅《藤野先生》中的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对学生来说,上述文段中的“日暮里”就是一个陌生信息。东京和仙台相隔数百里,所经的驿站很多,为什么“日暮里”这个站名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这可以从下文中找到解答的线索:作者记得的另一个站名是水户,水户是明末思想家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明亡后,朱舜水曾参加反清复明活动,百折不挠,事败后去日本讲学,“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以致身老异国。鲁迅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所以对水户这个地名铭记不忘。沿此线索可以推断,鲁迅能记住“日暮里”这个名字也是出于他的忧愤的爱国之情吧。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在途中看到“日暮”二字时,必然联想到故国当时的处境,很自然地兴起一种“日暮途穷”之感,流露出对祖国前途的关切之情。这同看到水户这个地方,心中就升起对朱舜水的敬慕之情是一致的。鲁迅对“水户”和“日暮里”怀有深刻印象都是出于他的爱国之心。这样,我们就推断出“日暮里”这个陌生信息所包蕴的真正信息了。
  
  四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一个。”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时只能关注到自己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对信息进行筛选。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它着重检阅学生自理文字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一般信息的搜寻、筛选、转换、扩展、应用等等。由于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迅速地辨别并整合文本的重要信息和材料,那么,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在文本阅读中培养他们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以便准确地理解句段或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的运用技巧。
  
  王林喜,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