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高职语文教学的新尝试

作者:蒋红梅




  合格的高职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层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具备相应层次的人文素质。高职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双重特点,能以文学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起积极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我们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方针,根据学生特点、专业需要,因材施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选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教育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这给高职语文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使高职语文教学有了明确定位:注重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培养,传承传统文化;注重语文与专业的有机融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语文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精神哺育?选择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我们以“弘扬传统、必需够用、好教好学”为原则,淡化理论性、系统性,强化人文性、艺术性。注重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经典作品。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为主,以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为辅。在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及“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中,努力挖掘其中意蕴丰富深刻,对今天仍然有普适价值的作品。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高尚品格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社会人生类等。使学生通过阅读文质兼美的古代诗文,走近先哲,了解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辨别文学趣味,感受前辈博大胸怀,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领悟人文意蕴,自觉接受人文教育。
  
  二、构建一级平台,激发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良好的思想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高职语文作为高职教学中的一级基础课程,教学中,我们打破课程间的壁垒,与专业知识、技能整合。例如:指导信息系的学生,以作家生平、创作风格、专家评论等为信息载体,制作文学网页;指导艺术系的学生,为诗作画,为词配曲,赋予诗词新的生命力;指导外语系的学生制作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课件。指导人文系的学生,选择有争议的作家作品,自拟论题,收集资料,以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写作鉴赏文章。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文学鉴赏,专业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审美享受,提高了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三、改革教学方法,发挥主体作用
  
  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学中,我们认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讲授”、“文学研讨”、“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四位一体”(研读、沟通、引导、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课堂讲授,主要引导学生进入鉴赏文学作品的氛围,为学生全程鉴赏作向导,适当解惑。例如诗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词鉴赏技巧,写作背景,将学生引入诗词鉴赏氛围之中。
  文学研讨,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体味经典文学经久不衰的魅力,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及生命体验,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个或若干个有争议或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一起研讨。如:读《长恨歌》,你认为帝王是否有真正的爱情?《再别康桥》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三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黛玉葬花揭示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诸葛亮如何舌战群儒?崔莺莺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何写人鬼恋爱?尽量将“亲情、爱情”类文学作品,放在个人、他人、自然、社会中展开;将“社会民生”类文学作品放在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教学内容既符合大纲要求,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在知、情、意的沟通中,形成心灵呼应的相容氛围。
  电化教学,主要利用课件、影像资源进行教学,尽可能让学生接受大量的文学信息。比如在学习《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先组织学生看影片《三国演义》片段,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增强直观性。然后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掌握辩论技巧,懂得奇妙舌头,有时可以改写命运。
  总之,高职语文具有“百科之母”的美誉,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最后一个站点。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把人类优秀的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要注重为学生的专业服务,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基础。
  
  蒋红梅,教师,现居湖北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