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一首封建士子放飞心灵的歌
作者:李 红
一、高洁傲岸的品性与政治腐朽相背
1、封建体制的黑暗腐朽。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动荡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加剧。当他饱读诗书,怀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之心,想大济苍生,走进官场时,见到的却是政治的黑暗,朝纲的混乱,官场的互相倾轧,这一场使他的理想抱负得不到施展,加之那个时代是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他几次出来做官,都倍受人轻视,所以自觉不自觉地就产生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一句就可看出。
2、他本人的品性与官场生活相违背。当时的官场尔虞我诈,阿谀奉承,攀龙附凤之风盛行,官吏们个个争权夺利,丑态百出,人的尊严被践踏,人的本性被扭曲,而陶渊明正直高洁的品行,傲岸不屈的性格决定了他与那个时代的格格不入,官场的百事缠身却无一正经之事,交往应酬却无一不是相互利用,所以使他有了“既自以心为形段,奚惆怅而独悲”之感,感到自己“误落尘网”。
所以,陶渊明才情不自禁的喊出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于东晋义熙元年,下决心“不为五斗折腰”而挂印辞官,毅然决然地归园田居。
二、田园宁静使他乐夫天命
1、田园生活的宁静、淡泊、闲适,使他找到了“本我”“真我”,使他的心灵找到了归宿,有了一种自由放飞之感。“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宿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写尽了他饮酒自乐、傲然自得的神情。从“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看到的是自然界的清新,勃勃生机,感到是一种闲散、宁静、安详,一种生命本源的存在。“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更是一种自然美景与封建士子的和谐之画。
2、他在田园生活中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天伦之乐,人间真情。“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悦亲戚之情话”等寥寥几笔,勾勒出陶渊明回归后儿女环绕,夫妻相敬,无烦无忧的家庭欢乐,纯朴淳厚的乡情乡音,可以说在田园生活中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和谐,陶渊明他又何不“其乐融融”呢。
3、在田园生活中,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修心养性,“乐琴书以消优”。“临清流而赋诗”“善万物之得时”,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封建士子在田园生活中的怡然自得。是的,田园生活给了他一份宁静,使得他有时间感觉自然,享受人生,感悟生活,看淡名利富贵,顺其自然地对待生死而无所畏、无所惧,不由自主地发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
4、在田园生活中,他感到的是劳动的快乐。当然,我们并不排除饥殍奔命生活的艰辛、苦痛。但是,陶渊明他毕竟是个“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有僮仆侍奉的封建读书人,所以他才会从“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劳动中,感到耕耘收获的快乐,自食其力的快乐。我觉得作为一个封建末落贵族的后代,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能够亲自劳动已经很不错了。
李红,教师,现居甘肃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