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文言文教学疏通文意例谈

作者:黄 洋




  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环节,处理不好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方法是教师讲解并提醒关键词句的意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常常是教者费神费力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恹恹欲睡,兴味索然。意志力不强的学生早已梦见周公了,哪管什么“之乎者也”。教者一边讲解还需一边组织课堂,提醒个别学生,这样的课堂模式效率低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怕”文言文,也是毋庸置疑的。
  洋思中学倡导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课前预习,标记不懂之处,课堂上提问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对于优等生来说确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好方法,但对于一般学生而言,本来就怕文言文,现在这么一大长篇文章要他看下来,字斟句酌地摸索下来,其繁琐性常令他们望而生畏。在未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进入课文学习,其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文言文教学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养,还需教者用新颖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学习,调动学习的兴趣。教学上有“教无定法”之说,用在文言文上,我理解为:文言文教学应该没有固定的模式方法。换言之:为避免枯燥、繁琐,文言文教学方式要常教常新。
  笔者就“疏通文意”这一环节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一、推荐小老师
  
  例:教学《桃花源记》
  1、目标:疏通《桃花源记》l~2节
  2、组织形式:分组讨论此两节的字意句意,采用“圈画点杠”方法疏通段落内容,再指名要求一名同学充当教师角色串讲课文,其他学生质疑。
  3、点评:态度大方,声音响亮,语言得体,解答到位(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质疑能紧扣关键词语,如:缘溪行、芳草鲜美、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
  小结分析:分组讨论已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要求推选一名口齿伶俐、声音响亮的同学充当老师的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形式新颖,不再是老师的满堂灌而是新的形象新的声音冲击感官,满足了学生好奇和尝试心理;学生可以随意质疑,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角色的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而尝试心理,表现欲望均需以吃透、理解文意句意,甚至每个字的意义及用法为前提,于是在分组讨论时异常激烈。学生查找资料,朗读课文,斟酌句意,忙得不亦乐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相信作为教者的你,一定会为之而自豪。放一放,带来的是轻松和愉悦。
  
  二、“开火车”翻译
  
  例:教学《与朱元思书》
  l、目标:疏通《与朱元思书》
  2、组织形式:各人自习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意,然后同桌合作一个人站起来读一句,另一人翻译,“开火车”轮流译完课文。也可用多媒体出示题目,按学号次序翻译。
  3、点评:多媒体有声音的刺激,效果要好得多。
  分析小结:采用这种形式,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回答问题,这样每个人都有任务,团结协作,人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兼顾全体着眼提高所有同学的学习能力。在学生讲解时,同桌协作且有互相补充的责任,主释人要说出本句重点字义。教者随时更正、补充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但这种方法运用时,因为按位置先后顺序,有些同学会事先找到自己要说的那句,及早准备,而忽视了听别人的讲解,所以个人自习时一定要认真完成任务。为避免这种现象,教者可随机抽学号来形成“开火车”翻译。这样,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引进竞争
  
  解决疏通文意时的怠惰问题,在课堂上可引进竞争机制。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预习讨论,然后分成两大组,各给200分的基本分,分三轮竞赛。
  第一轮,进行读课文比赛。要求不允许多一字,少一字,错一字,回读等现象,有一处扣10分,全对加10分,每组推荐一人参加比赛。
  第二轮,理解句意比赛。每组一句,由老师按文句顺序,指名答题,答对加10分。
  穿插领读、齐读、自由读等形式,为第三轮做准备工作。
  第三轮,互相指名提问。每组轮流向另一组指名提问,答错者扣本组10分,答对加本组10分。因为事关本组总成绩,提问者总爱向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同学“下手”,所以每一个同学都不敢懈怠,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取得全员参与,人人争先的效果。学生之间是实实在在存在差异的,这种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动甚至游戏中均能获得发展。余文森教授曾说:“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以上三种形式配合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避免产生厌烦、畏难的心理。当然,教者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是课堂的引导者,随时纠错、总结、表扬,疏通文意也就生动、精彩了。
  
  黄洋,男,教师,现居江苏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