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写是复习课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 莹




  复习课文中,老师仅仅是引导者,起辅助作用,学生是主体,占主导地位。他们在复习课文中应是处在最活跃状态,且是最有收益者。常见复习课文的方法,使学生积极性不高,他们偏重读、记,而忽视思、写,教师是不是应该找到一个好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复习课文的时候,把读、思、写三者结合起来,让他们打开课文这个“百宝箱”,并从中取其所需呢?在此,笔者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复习课文时这样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每复习一篇课文后,必须写一段或几段话,内容是学生对此文的感触,可以从思想内容上、情感态度上、写作技巧等方面去写;写法不限,可以是评论,可以是续写,可以是联想相关的事,也可以是仿写或改写,字数起点20字,上至不限,以“读《×××》后轻轻告诉你——”的形式去写。每写完一单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选出最好的在班上朗读,并以专题形式出墙报贴在教室壁上。
  由于是第一次要求学生这样复习课文,怕学生没底,我就从《智慧背囊》中精选几篇原文及附在文后的“轻轻告诉你”作为“砖”抛给学生:一则是画龙点睛的对文本内容的点评;二则是文采飞扬的类似颁奖词的对人物的评价;三则是迁移式的联想。学生听完明白了,复习课文后,就是写一篇短小精悍的“读后感”,写作内容又不限,写作空间拓宽了,字数要求不高,还有资料上有关课文的分析作引子,学生觉得写作难度系数降低了许多,就不畏惧写,若写得好,还可以听到“经典点评”之类的美誉,甚至可把“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供全班同学赏析,尝尝成功的甜味。这样,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可学生也知道,复习课文后便是写,把复习的效果和写联系起来的,要想从小组中甚至在班中脱颖而出,就要好好钻研课文,下笔时要注意角度及语言本身的表现力、感染力。这样学生复习课文,态度更端正了,注意力更集中了(由于时间限制),且能合理运用速读、跳读、精读的读书方法,眼光放在课文的核心部分,他们不但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与作者情感沟通,与作品人物命运共鸣,还留意了精彩段落,巧妙构思,甚至是遣词造句的细微之处。他们把这些与文本碰撞出来的火花,用书面形式进行表达。他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写“读后感”,概括如下:
  1、运用评论法: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某同学在读《童趣》后写道:“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很重要,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乐趣。作者面对夏蚊成群在身边嗡嗡叫,不但不恼,且能想象成鹤舞群翔的美妙,真难得!要是我们肯定叫它们血肉横飞了,那怎么可以观到‘鹤舞’的乐趣呢?”
  2、运用情境再现法:想象小说中某个暗线隐藏的情节,如某同学读《变色龙》后对这只狗不是将军哥哥家的看门狗,因为将军哥哥有新的宠物狗,把原来的那只狗抛弃了进行合理想象。
  3、运用细节点评法:由课文中的某个细节生发联想或感触。如某同学复习《范进中举》后这样感慨地写道:“屠尸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你才是现世宝呢!看你那刚好才样,你女婿未中举前往他脸上啐唾汁,这样看不起他,中举后这样献媚他,看你这变色龙第一,就恶心!”
  4、运用比较法:选择有可比性的人物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有的同学在复习《热爱生命》时就想到笛福的《荒岛余生》,他这样简洁地写到:“这两篇优秀小说都体现了人处在绝境时,一定要有执着信念,要有坚强的意志,对生命永不言弃,因为‘人生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后,必然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运用仿写法:对课文的某个细节或突出特点进行仿定,有的同学在复习《星星变奏曲》后,仿照这首诗“如果……,如果……”写了几句诗:“如果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谁在意小草被淋湿?如果温暖是夏日阵阵凉风,谁在意树枝轻轻摇动?如果温暖是秋天笑红的高梁,谁在意挥舞镰刀的泪滴?……”
  6、运用品味意境法:对课文某处优美意境进行品味描摹。特别是诗歌,许多同学就采用这种方法,如有的同学在复习《次北固山下》,有感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轻轻告诉你——”:“春潮涨起来,江水浩渺,在阳光照耀下,幻化成无数细银片片,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试比高。风虽顺,却很猛,那船帆鼓了,成弧形,似快速到达目的地,站在船头的诗人衣袂飘飘,心也似这船帆,乡愁也鼓满心房……。”
  7、运用质疑法:对课文某些内容提出疑问,如:一同学在复习传统课文《孔乙己》后这样写道:“人人都认为掌柜的冷酷无情,他的眼里只有钱,我却不然。当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店喝酒,带来的是现钱,掌柜让小伙计温酒给孔乙己喝,可他明知道孔乙己以前欠酒钱十九文,但掌柜并没从这次扣除,足以说明靠做小本生意来养家糊口的掌柜心底有一点东西没完全泯灭,那就是善良。”
  总之,写,是复习课文的有效方法,阅读——思考——写作三者为一体,综合训练,这种复习方法让学生既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真正做到了读以致用。通过这种复习课文后,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捕捉信息能力都大大地提高了,看问题更加敏锐了。
  
  陈莹,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