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朗读训练中的三个问题

作者:黄巧明




  目前,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教学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音、语调上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考察,进而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形象、思路、质地、表达等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毋庸置疑,朗读是一条有效提高学生语感水平、语文素养的捷径。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该怎样训练学生的朗读呢?笔者以为主要是让学生解决好“准备读”、“读进去”和“读出来”三个问题。
  
  一、准备读:情境诱导,激发情趣
  
  这里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锻炼、培养自己成为诵读高手,练就过硬的诵读能力,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引起共鸣,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取得实效。
  首先,教师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以开启学生的心扉,将其带入特定的情境,为朗读做好情感上的准备。其次,教师在布置朗读前对课文的讲析要尽量穿插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知识加以强调。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对朗读的要求也不宜太苛刻,要让学生在朗读前甩掉思想包袱,使朗读的整个过程始终处于比较轻松的状态。此外,朗读时还可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配合,如播放乐曲、短片、动画等,这可以大大扩展想象的范围,触发灵感,提高悟性,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至此就完成了朗读中最困难又最必须的“准备读”阶段。
  
  二、读进去:积累意象,诱发想象
  
  “读进去”阶段要从意象积累和想象力培养入手。语文教材很多是属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凝聚着作者十分丰富的想象,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对读、赛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录音朗读等等,以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文意,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栩栩如生的描述,让学生大胆想象和再创造,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作为朗读者,不但要充分把握住文字材料的明确含义,还要精细感受文本言语形式的具体色彩,以便准确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在有声语言中接受到直接可感的刺激,透过文字符号间接地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真切印象。
  
  三、读出来:灌注情感,把握文气
  
  朗读训练最终目的是要“读出来”。通过朗读活动,将文学作品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将文学作品美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语感,才能真正提高其人文素养和语感水平。对学生来说,言语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觉察,但却是启发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和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增强朗读的感染力,提升对作品的理解。例如,朗读老舍《茶馆》中“我已经不吃大烟了!”“真的?你可真要发大财了!”“我改抽‘白面儿‘啦。……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福气不小!不小!”这一段对话时,学生都撇嘴暗笑。大家其实已经从中自然感受到了言语之中所蕴含的言外之意,对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文章思想内容等的深入理解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气”。文气即文章的气势脉络。它是由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来体现的,当然也就决定着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如辛弃疾《永遇乐》的慷慨豪壮;杜甫《登高》的苍凉沉郁;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激越奔放;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恬淡忧愁。这样通过朗读对作品的文气去亲身体验和逐步把握,就能更好地理解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当然,反过来也能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更好更快地提高,也就达到了朗读训练所要求的所谓“读出来”的效果。
  总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更加重视朗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朗读水平,精心地激发学生情趣,科学地实施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水平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韵美、神韵美,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和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黄巧明,教师,现居江苏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