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看岳王传》的英雄悲歌

作者:庄海志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该曲除鲜明地对岳飞褒赞颂扬,对奸臣误国强烈谴责外,还善于通过他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降派的对立斗争所表现出的忠诚和勇气,以及最后的悲剧命运,告诉后人这么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英雄“入罗网”是国家的损失,人民的不幸。故这是一首悲壮的民族之歌。
  爱国英雄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其次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包括才能、智慧、胆识……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他的业绩和形象。“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概述了岳飞卓越的功勋。他文武双全,率领南宋将士抗击金兵,收复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大片失地,使南宋王朝得以偏安江南,“建中兴庙宇”足以说明他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能力是何等的超群,且赢得了世人的颂扬。然而英雄的功绩是建立在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的保家卫国思想这个基础上的,没有这种精神、思想,就谈不上坚决抵抗入侵者的决心,也就没有其壮烈感人的事迹功载史册了。所以,他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具有压倒一切敌对势力英雄气概的为南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英雄。同时也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即在国家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唯有英雄的果敢精神,智勇过人的能力,舍身拼搏的斗志,才能换来国家民族的安宁和希望,人民的幸福生活。这说明了英雄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巨大的,故要呼唤英雄,高歌英雄,让英名深深刻在人民心中,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不媚外求荣,不愿祖国分裂的行为,最终逃不过朝廷妥协投降派群丑的“计谋”,他们对岳飞恨之入骨,设计圈套,使其落入魔掌,一幕幕的惨状在作者脑海里不断闪现。“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指出了奸臣的卑鄙伎俩。他们先是对其解除兵权,接着假造事实,后诬告谋反,用一连串的“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杀害他,一个以杀敌报国战死沙场为荣的忠铮铁骨的民族英雄没有倒在敌人的马刀下,却倒在了矢志尽忠的朝廷门下,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剧,正是通过此,作者揭示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及南宋王朝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揭示出了整个民族的情绪。可见,这里不但写岳飞被奸臣所“妒”而落入“奸谋”,及至被杀害,还写了民愤,这两句语气强烈,直指南宋王朝的奸臣,一是揭露他们的投降政策和暗害英雄的罪行;二是谴责他们偏安苟且偷生,以至人们盼望收复失地的希望化为泡影;三是痛惜英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民痛苦万分。说明南宋王朝已摇摇欲坠,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人民憎恨奸臣,则暗示英雄芳名永垂,奸臣将遗臭万年。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是作者感情的进一步加深。我们仿佛看见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为英雄在伸冤的神情。这两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责南宋朝廷误杀忠臣所招致的严重后果,其实质就是统治者腐败无能,他们“丢弃祖陵仓皇南渡”,令生灵涂炭,多么悲哀!表达了作者对屈辱求和政策的批判,鞭挞了朝廷“如此江山坐付人”的罪行;二是写了民怨,中原百姓怨恨统治者只顾自己的苟安,不去拯救北方的遗民,使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宋统治集团与人民的矛盾冲突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一侧面可看出岳飞的悲剧命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社会根源的,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既尖锐又复杂。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处在一个动荡国家里的英雄,其悲剧是不可避免的;三是含蓄地表达了人民对岳飞的怀念,他们不断地呼唤英雄,希望有像岳飞那样的英雄出来抵抗入侵者,亦表明作者的思想态度与人民是一致的。故谴责南宋王朝的无能,其实是在歌颂英雄,具有声声唤英雄,字字谴奸臣的历史意义。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这三句咏出了“精忠报国”的可敬可畏可歌可泣的刚强的大义凛然的豪迈之歌,是作者对英雄怀有深厚的炽热的感情,仿佛让我们看到英雄最后悲壮的时刻,向着天空仰视,并在“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的情景,让人痛惋、落泪,这是岳飞为保卫人民免遭金朝的入侵作出了重大贡献、重大牺牲的写照,也是战斗一生的写照,他不愧为一个民族英雄。这不仅仅抒写了人民对英雄的悼念,更写了他的蒙冤,其冤,青天也为之痛苦,震憾着我们的心灵。作者写其冤有两个目的:一要告诉人民,千万不要忘记国耻,忘记那攻城掠地,血雨腥风的滔天罪行;也告戒后代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二要说明英雄的精神永存,将激励人民勇敢地守护山河故土,为国效劳。
  正因为作者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才把岳飞的抗金精神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得光芒四射;正因为反映了民族矛盾斗争的内容,抒写出英雄的悲歌,才教育了鼓舞了后代无数的读者,使之为民族的强盛而奋斗。
  
  庄海志,男,教师,现居广东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