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作者:孟庆焕 柳发艳




  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此文之所以能获得巨大成功,除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外,主要得力于它诗一般的语言。作者金就像一位修辞大师,整篇演讲,新颖贴切的比喻、气势磅礴的排比、反差强烈的对比、动人心魄的反复、恰到好处的引用,俯拾即是,犹如“杂花生树”,大大地增强了该演讲的感染力与表达效果。
  
  一、恰切的比喻
  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象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空头支票”形象地表现出了政府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者利用丰富多彩的比喻,将一些抽象、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描述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既富于无穷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令人难忘,回味久远。
  
  二、多姿的排比
  这篇著名的演讲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使用排比的辞格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使表达的内容波澜起伏、气势雄伟,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也显得优美和谐,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一)短语排比。第27自然段:“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会是自由的。”这一句中各分句之间的短语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念。通过短语排比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着,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
  (二)排比句。如第2自然段连用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来表达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界之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又如:第5自然段一连使用了六个“现在是……的时候”,前三个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说明民权问题的急迫性和严重性。后三个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磐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三)排比段。如第10—13四个排比段既简练生动,又全面周到的提出了黑人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应该获得的各种权利,表达了不达斗争目标、不让黑人获得自由、争取到正当权利的目的决不罢休的斩钉截铁的铿锵誓言。
  再如第18—25则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段,以诗一般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句式,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畅快地、深情地从正面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和梦想一定能够成真的坚定信念,以深情的语调、饱满的情怀,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种族平等美好前景的憧憬,为最后将演讲推向高潮作好了充分准备。
  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字情感充沛,气势磅礴,遒劲有力,文采斐然,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强烈的对比
  本文在多处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差强烈的对比,两相并举,爱憎分明,感情十分强烈,给听众(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如“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话,用“物质充裕的海洋”和“穷困的孤岛”相对比,充分表明黑人在美国社会生活于被遗忘的角落,反映了黑人地位低下、生活贫困的社会现实,抨击了美国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又如“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视之杯痛饮”“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这两句,分别将“对自由的渴望”和“敌对和仇恨之杯”、“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两两对比,表现了演讲者何等磊落的情怀、何等完善的态度和非暴力的斗争主张。
  
  四、精妙的反复
  此文在辞格的运用上还有一个特点是反复。通过反复强调,表达强烈的情感,使得演讲激情飞扬。如第2自然段的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与前文的“一百年前”形成鲜明对比,反复强调《解放黑奴宣言》签署一百年后,黑人人权状况并未得到改善,相反每况愈下。再如第5自然段中的运用六个“现在是(非)……的时候”既反映了斗争的迫切性,也是对当局的严正警告,必须立即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又如第10-13自然段用了四个“只要……我们就……”反复揭示了美国黑人生存状况,也表现了民权运动的目标及斗争的坚定性。
  
  五、恰当的引用
  这个演讲稿作者以饱蘸深情之笔,除运用以上辞格抒发情感、表达主张外,还把梦幻、心曲和圣歌联系起来,使演讲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使听众的情绪受到强烈感染并得以升华,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
  除以上五种修辞手法运用外,文中还有呼告、对偶等修辞,均为演讲增色不少。
  
  孟庆焕,柳发艳,教师,现居湖北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