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全球汉语热的文化联想

作者:邹 莉




  一、全球汉语热
  
  先给大家看这样几则消息:
  巴黎的街头打出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
  “太阳之下,每个人都会成长,有机会选择说话或保持沉默,现在,到了人们讲汉语的时候。”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卡帕顿这样认为。1
  如果你有兴趣,在百度上去一下,结果是:“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91,O00篇,……”(作者于2007年7月搜索结果)其中涉及的国家,发达国家除前面提到的美国、法国外,有英国、德国、瑞典、日本……,中等发达国家有:韩国、印尼、阿根廷……,不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南非、贝宁、喀麦隆、肯尼亚、科特迪瓦、苏丹等国家的大学都有汉语教学……”。数据表明:“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老外’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
  “全球参加中国设立的HSK(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正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世界上‘孔子学院’已发展到100多所涵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2
  我喜,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机会”。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机会与就业机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不辞辛苦、自觉自愿来学“天书”一般的中文的“老外”来说,功利性目的是其基本的动力,即学好汉语能给他们带来许多求职和就业的机会,或更多的商业机会。
  我喜,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希望”。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使世界对中国的未来怀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怀有希望。中国从1978年到2006年,经济保持了年均9.6%的持续高速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景仍然被世界普遍看好;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个潜力无穷而且生机勃勃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让世人产生希望和遐想的国家。因此,学习汉语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意味着现在的机会,也意味着未来的机会。
  我喜,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认同”。中国的发展和日益崛起,带来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回归和海外华人华侨民族认同感的强化。马来西亚华人关于“是华人就得学汉语”的观念很有代表性。这也是大多数华人华侨让子女学习汉语的文化心理动因或精神动力。而华人华侨子女占了海外汉语学习者的很大比例。
  我喜,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形象”。在快速和成功发展的同时,中国给世界以新的形象,并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模式。在经济上与国际接轨,在政治上从早先的“体制外”国家转变为国际规则与制度的合作者,在生活中有姚明在美国打球,在科技上有“神舟”五号飞船上天,所有这一切,都使世界看到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许多人学习汉语的兴趣,正是被这“中国形象”所激化。3
  
  二、国人母语荒
  
  再看一组消息:
  去年初韩国《中央日报》上报道,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考试中,有人将“富贵不能淫”翻译成了“Be rich,but not sexy”,再度引发了国人对汉语教育水平的忧虑。这并不是汉语危机的第一缕风波,近些年汉语危机一直如恶疾般缠着我们:2004年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其工作语言却是英语,甚至有学者申请用汉语作报告竟然没有获得大会主办方的同意。只有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作报告,成为唯一“反潮流”者。2005年在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荣获第一名的不是中国学生代表队,而是留学生代表队……诸如此类中国人汉语水平衰落的事件报道不绝于耳。4
  我忧: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纵然汉语香飘国门外,在汉语的故土,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周围,我们还能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吗?”
  我忧: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失去这些东西,我们会成了他人眼中的“香蕉”——外表是黄的,里头是白的。诚然,在国际化的潮流中,我们需要通过外语教育在民众中普及英语,并需要一批高层次的英语人才。但是,普及化不等于“全民化”“母语化”。余光中先生曾说:“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5
  如果说任何文化的特性都展示在自己的语言中,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保护母语就是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护育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相信都德的《最后一课》都给我们留下过非常深刻的印象。法国为确保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已将保卫法语的条款写入宪法。以色列人为捍卫自己的母语希伯莱文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不得不为功利教育下的汉语的式微深感悲哀,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深感忧虑。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传统文化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我们的母语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延续着五千年的文化命脉,是中华文化永远不可丢弃的家园。丢弃了母语、冷落了母语,就会让中华民族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都将会愧对列祖列宗,成为千古罪人。
  
  三、每一种文化都各美其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命运就是一种文化的命运,是一种民族的命运。台湾作家白先勇曾说:“百年汉语,内忧外患”6,而百年中国,同样内忧外患,沧桑汉语映出沧桑中国。
  鸦片战争以来,民族自信遭受重创。积贫积弱的现实催生出强烈的救亡图存愿望,也让近现代中国知识界弥漫着唯“新”唯“西”的情结。矫枉过正,全面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一度成为潮流,胡适曾说:“中国不亡,世无天理”、“(中国)百事不如人”;巴金晚年时回忆:“年轻时候思想偏激,曾经主张烧毁所有的线装书。”7
  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汉语在劫难逃,汉字更是首当其冲。许多人认为,与英文等拼音文字相比,汉字难写难认,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文学家反复论证,设计种种方案,要让汉字“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用拼音文字取代方块汉字。所幸这些方案最终统统搁浅,汉字至今没有拼音化、拉丁化,而且漂洋过海,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口口相诵。
  如果说,现今的汉语热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新桥梁,那么当人家架起了桥梁的那一头时,我们这一边的桥墩可千万不能出现裂痕。
  我期待,“优雅的汉语”不再是国人的奢望。文化学习是把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资本——时间,投资给了一生中所能接触到的最长线的绩优股,而给予人们的丰厚回馈则往往在未来某个不经意的时候显现,在一个落花的午后或是在你迷惑与求索的刹那间。如果你的记忆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么,本己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已消逝的那些灿烂面容,就可能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和你重逢。谁又能说这些纸上的行旅,不是真实人生的延续和扩展?
  我期待,“近悦远来”的日子不再遥远。的确,还没有一个时代的世界汉语学习大潮,像今天这样气象万千,波澜壮阔,像今天这样如火如荼,燃遍全球。但“纯粹以经济为依托的‘语言热,不一定会长久。在历史上,因为德、日两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曾出现过‘德语热’、‘日语热’,但好景都不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如此定义“软实力”:“一种靠着吸引而非强制与收买达到目标之能力。”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