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作文的积累

作者:周建云




  学语文难,教语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青少年也是一个正处在知识与身体成长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记忆力好,求知欲强,课本知识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成长的心理所需,必须很好地吸引他们去广阔的课外吸收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量和写作水平,因此我在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加强了课外知识对作文的渗透作用。所以说,在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积累能力的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语文能力的发展。
  首先,学生的教科书是学生阅读和积累的第一源头。它的内容都是精选的,文章的写作艺术也是具有典型性的,学生正好结合老师课堂的讲解,将这些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通过老师艺术角度上的分析,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写作技巧也能随时提高,这恰是一举两得的事。例如,美国梭罗《神的一滴》中有这样一句话:“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翁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的眉毛。”学生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不仅能感受湖的四周的自然景色,更是教会自己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丰富了作文内容,也感受到了作者独到的惬意,让自己的作文渐渐地做到情景的交融,使得语言表达含蓄委婉,内容深刻。所以既了解到情景交融的表达感情方式的魅力,又了解到修辞运用的好处,久而久之,学生在他的写作中就不知不觉地渗透多种艺术手法,使整篇文章的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深远。
  其次,有选择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各个时代的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感受能力,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比如《太史公自序》:“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让学生明白孝是人立身的根本,能起到有关道德方面的教育作用。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同时,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他们身上的精神闪光点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情感价值体验。文学经典中所包含的典型人物,都有着丰富的艺术容量,他们的性格各异,精彩纷呈。能够信手拈来,搞一个典型人物或历史人物的杂色拼盘,也是作文创新的好佐料。穿越时空的限制,链接各色人物,使文章具有广阔的背景,也使主题富有深度。但链接人物时要注意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符合话题立意的需要。2005年高考四川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看着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壮志。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作者穿越时空,将目光锁定项羽,窥其灵魂,述其功绩。颂其品格,赞其精神,将铭记与忘记的辩证关系阐释得深刻而透彻。可见阅读的积累与理解消化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才能让自己作文更出彩!
  当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优美语段更能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与内容水乳交融,比如我们能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听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自然;环顾“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悠闲;感喟“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凄美。这样学生阅读形同“品茶”,茶叶入水,慢慢泡开,溶进生活的海洋里,细细品味,才从缓缓升腾的热气中看到景、情、理点点滴滴渗进心田,泛着涟漪,慢慢晕开……。
  文学经典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作文与文学经典对接,既能显现选材之经典、内容之丰腴,又能显现立意之高远、文笔之灵秀。并且学生能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审视并解读文学经典,发掘时代的精神和紧扣话题的文化生命力,让传统与当下对接,并且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文章才更有力度。有人称赞杜甫作诗,“无一字无来历”,字字是自家写出,亦字字从古人得来。博览群书,开卷有益,才能把文章中“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一般闪光的字词句与自己的心灵、思想、感情重新整合,诉诸笔端。
  阅读文学作品也能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有利于学生作文的结构安排以及表现手法的较好运用。例如,《水浒》中的并列式结构,《红楼梦》中诗词各种运用技巧都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新得和方法。”
  其次,文学经典中有许多名人名句,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在作文中如果能适当的加以使用,不但能增强浓郁的文化气息,尽展文采之美,而且能够拓展内容,使行文摇曳多姿,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起到一以当十的作用。
  例如,“是‘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梅吗?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吗?你艳丽的红、娇人的媚似乎应该绽放在情理之中的春天。然而你却出人意料的在‘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的刺骨寒风中孤傲而开。在银白的雪的世界里,你注定是孤独的;在绵远的历史里,你不愧是铮铮的。于是,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是香如故’的傲骨又在情理之中了。”作者凭借自己的深厚积累,恰如其分的引用古诗文名句,典雅别致,视野开阔,不仅能准确的诠释话题的内容,还展示了学生阅读的广度,使文章充满诗意与文采。
  再次,学生作文尤其是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也是较好的源头。由于学生的阅读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又因为学生本身的概括能力有限,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借鉴学生写的好的作文。
  在2005年的高考浙江作文《找寻那份细微》中我们看到:“从贾谊《过秦论》,我认识到两汉文章的雄健;从竹林七贤的文章中,我认识到两晋文章的睿智;从李白、王维的诗歌中,我认识到唐诗的浑厚潇洒;从苏轼的词中,我认识到宋词的豪放;从曹雪芹的《石头记》中,我认识到清小说的俊秀。”经典名篇都是经过历史大潮冲洗了的,具有极大的文化和哲理意蕴,而作者又很好地加以吸纳整和,为己所用,大大增强文章的文化气息,同时又让文章散发古雅而又灵动的诗意。我们的学生可以借用现成的理解来充实自己的文章,其实也能让自己再次认识这些名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往今来的许多国学大师,都具有博闻强记的特点。茅盾能将《红楼梦》倒背如流,钱钟书先生也能任人随便从书中抽出一段来,就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出来。正因为他们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做起学问、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成为一代大家。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下一番功夫来阅读。读的古诗文多了,自然就为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这样一个故事比喻教育:一个人在黑夜里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指示,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之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想看一看,神灵让他捡的是什么,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是钻石。所以加强阅读训练,甚至是强制性的背诵,也不失为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和运用好语文这个基础工具。
  总之,作文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它应该是开放的、自主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让学生多体验,多积累,学生的积累丰厚了,话语就会如不绝的清水从学生的心泉中哗哗流淌,充满灵性的语言就会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质变是由于量变的积累,只有多读、多背、多积累,好的语言才能即兴而出,运用语言才会灵活自如,才能克服平时写作文时的窘状,才能“下笔如有神”,厚积方可妙笔生花!
  周建云,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