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热闹课堂的冷静思考

作者:赵景异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故鼎新的运动,是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替代过去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全面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创新”“改革”实际上和新课标要求貌合神离,相去甚远。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一直遭到人们的口诛笔伐。在努力摆脱 “闷”的过程中,一些人就矫枉过正,走向了“闹”。不少语文老师在上课(尤其是公开课)时,就特别注重“搞活”课堂氛围,力争让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但热闹过后,我们必须冷静地反思:这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培养了什么能力?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应包含学生被激活的程度(包括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自觉度),学生会学的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收获进步的程度。现以我曾听过的一节公开课《采薇》为例,谈谈我对“热闹”课堂的几点冷思考。
  这篇课文授课方式为“有奖竞答”,第一轮为“必答题”,第二轮为“风险题”;在每组必答题前增设“抢答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先答对者可争取到下一题的选题权。竞赛题目的内容包括《诗经》相关文学常识、《采薇》一诗中重点字词的音形义的积累、句子的翻译的考查等。应该说,题目的内容涉及了文学常识的积累、基础知识的当场记忆、翻译技能的提升等方面,扣住了文本,教学目标与任务也比较明确。
  但是,课堂操作方式的不尽科学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比赛要求”过于复杂,分散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力。
  抢答题、必答题、风险题三种题型各有不同的比赛要求和计分方式,单是理解“游戏规则”就耗去不少时间。就连听课老师也被繁琐的“注意事项”弄得一头雾水,甚而部分教师一直到下课对部分“要求”也未能“心领神会”。这样,一堂简单的语文课,人为地被“化简为繁”,学生对竞赛活动的热情远远超过对文本本身的关注。我认为,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本身的“有效性”,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应包含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如果一堂语文课的非语文因素含量过高,就不能完成这节课的语文教学任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像《采薇》这篇课文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诗歌品读、感悟、玩味、思索、涵泳上。无论哪一种授课形式都不应伤害到语文教学本身,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其二,学生只注重自身的回答,忽略对他人观点的评价与吸收。
   既然是抢答,就有时间的限制,学生就无暇顾及对他人观点的评价,也就谈不上对他人观点中的“精华”消化吸收,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大家踊跃发言、争相表达个人见解。倘若这时,教师随机点拨欠缺,或对学生回答仅作简单的肯定否定,就不能有效阐发挖掘文本,更谈不上提升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其三,课堂氛围的过于活跃,导致了学生情绪的基本失控。
   如何调节课堂“情绪”?答对的学生情绪高昂,如何让他们定下心来迅速投入下一轮环节的分析?还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未被调动起来,他们或性情内向羞于表现,或一贯懒散不愿作答,从头到尾只做“观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如何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应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人“处于轻松、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最好。早在古罗马时代,著名诗人贺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但这个“乐”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很难说学生在嘻嘻哈哈中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福建省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推进者、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新课标所说的“活”,表面上追求的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追求的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显然,让课堂活起来绝不是简单的“热闹”。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认为,我们应给学生一个安静的课堂,给学生一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感悟的时间,让学生在冷静的思考中获得更高质量的体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不是“愚文”,也不是“娱文”。喧闹留给我们什么?套用波兹曼的一句话,就是——把我们娱乐至死!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大声疾呼:“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如何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我们只有放下只重形式的“泡沫课堂”,合理有效地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在新课改的路上一路走好。
  赵景异,教师,现居江苏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