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从唐诗中的“日”看唐朝兴衰

作者:魏玉国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着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意象的源泉,历代的诗人们总是努力地从中寻觅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意象,来构织他们的诗句,构织他们的理想或苦闷得以发泄的沟渠。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一定意义上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唐代三百年,自然景物意象化的过程十分迅速,同时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
  意象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容易理解的。
  意象还有一个比喻化、象征化的过程,比喻化和象征化使意象的蕴涵更丰富。
  这里试以唐诗中的意象“日”来看唐帝国的兴衰。
  一、初唐诗坛弥漫着梁陈余叹,但“风神初振”([明]高叔嗣《苏门集》陈东序),逐步呈现唐诗自己的面貌,诗人们感受到时代脉搏的律动,赞美唐帝国的新生,把诗歌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把风格由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杜审言在《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的名句很能说明这一点。“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诗人突出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作者杜审言虽然“偏惊”物候新,表现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但客观上仍写出鲜丽的美景,写出江南的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这不正是初唐如“日”初出、朝霞满天的象征吗?上官仪的“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入朝洛堤步月》)即景抒怀。这是秋天一个凌晨,曙光已见,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在“鹊飞山月曙”中,这位宰相巧用了曹操《短歌行》诗意,进一步说曙光已见,鹊鸟报喜,见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出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
  二、盛唐诗坛反映着“盛唐气象”,爱好自然和向往边塞的生活道路与生活态度不同,却都表现出唐帝国“如日中天”的情状。
  你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就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生起了团团的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明媚的阳光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再瞧“白日放歌须纵酒”,这就是杜甫在他飘泊四川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的感人的诗句,意为:白日里纵情高歌,还须开怀畅饮。这里“白日”也有唐王朝收复“蓟北”安史叛军的老巢而转危为安的象征。另有李白《古风》“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为证,“白日”“紫微”“三公”“权衡”象征皇帝和朝廷大臣,“白日辉耀,可谓君明;三公执枢,可谓臣能;四海清澄,可谓天下安定。像这样举不胜举的例子都说明了大唐帝国的兴盛。
  三、中唐诗人的“日”则更多趋于黯淡,没有刺眼的感觉,有时还是半阴半晴,韩愈作有《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内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怪时不肯来?”前两句意为:迷迷蒙蒙的薄雾,到傍晚就散开了,蓝天、太阳和楼阁倒映在水中。这样的情景不正是回光返照的中唐的写照吗?更有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写出的景色是半阴半晴,亦是中唐政治经济的象征。
  四、晚唐正是大唐帝国日落西山之时,晚唐诗坛更多的诗歌显示了余晖之绚烂。晚唐诗人李商隐,生活于大唐帝国没落的时代,他的感受带有一股沉重的悲剧气氛,以象征性意象呈现出来。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商隐这首诗中的“夕阳”明显地含有国事日非的忧虑,语浅意深。在这种自然物的变化中,传出了一种无奈的心境和惋惜的情绪。“小李杜”之一的杜牧也曾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任池州刺史,重阳佳节,与好友张祜“携壶上翠微”,可想到自己空怀很大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施展,想到友人张祜与自己一样怀才不遇,因而同病相怜,吟出诗句“尘世难道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这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开心的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诗人写诗必定要描绘自然景色及社会风情,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因而,毫无疑问,诗歌能折射出时代的兴衰,就像曹雪芹用小说《红楼梦》展示渐趋崩溃的社会的真实内幕一样。唐朝各个时期的诗人们的独特慧眼,丰赡的才情,创造了“一代之文学”唐诗,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领尽风骚,成为后人景仰的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
  魏玉国,教师,现居江苏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