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兴趣与情感

作者:申健强 祖恩平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的习惯,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完成这一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夯实其人文底蕴,形成创造性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内驱力
  
  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激发兴趣是培养智力和能力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中小学生学好语文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
  1.创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的东西太多了,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所取舍,选准重点、运用各种条件和手段,创设情景,使每节课都有亮点,每节课都要有高潮。教师可以将看上去似乎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出乎意料地与生动的事例、有趣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趣味性,产生浓厚学习的兴趣。例如,语文教材中有形声字的教学内容,内容本身是比较枯燥的,教学中有些老师采用猜谜的方法,先在黑板出示谜面:“有水能养鱼虾,有马跑遍天下,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长庄稼”,然后让学生猜一字谜。这种新颖的方法出乎学生预料,令学生倍感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连平时学习差的同学也跃跃欲试。经过一番动脑,找出四句话中的区别和相同点:“池、驰、他、地”,最终得出谜底:也。这时教师才引出形声字这个正题,于是便使学生们怀着盎然的兴趣投入新的学习之中。
  2.方法常教常新,学生才能越学越有趣
  好奇好胜是中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因此,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新”。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程式化,模式一成不变,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反之,教学形式不断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经常不断“求新”、“创新”,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例如分析课文时,应该撇弃从头到尾分析讲解的模式,经常变换切入的角度,有时从开头切入;有时从结尾切入;有时从标题讲起(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时从学生最喜欢的语段入手;有时从学生的疑点入手。在阅读课的设计上,教师也经常变换形式,采用讨论型、竞赛型、摘记型、例题纲型、比较型、质疑型等等。读书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内容来选择,如淘汰朗读法、学生互相指定朗读法,分角色朗读法、竞赛朗读法、配乐朗读法等等。在课堂教学小结时,也有概括式、评议式、归纳式、理序式、抒情式、承上启下式、检测式等等。由于经常变换各种方法,学生听课就会常听常新,从而有效地保持、巩固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有兴趣。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为当前的阅读和持续阅读提供内在动力,为形成阅读能力提供了助学器。而且,有了兴趣,还会减轻阅读时的疲劳感。因此,对中小学生,我们应该从激发兴趣入手,选取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与他们的生活、思想比较接近的语文名篇进行阅读,同时所选择的名篇名著要求浅显易懂。例如:在要求学生阅读《泰戈尔诗三首》中的三首诗时,可以换成《新月集》中的另外三首。因为《泰戈尔诗三首》中的《职业》、《恶邮差》和《著作家》三首诗包含有很多成年回忆的成分,不属于童年与童年对话。而《新月集》中的三首则完全是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情感事件,学生易于产生兴趣。如此更换当然与编者意图有些背离,或许编者的意思是“学上品得中品,学中品得下品”,因而拿出最经典最优秀的文章来,但是,我们培养中小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浅显易懂和贴近儿童心理。当然,这只是阅读开始之初相适应,当学生在兴趣的逐渐引导之下,有了相当的感悟领会能力后,“法手上,得手中,得手下”这一理论还是切实有用并且必须实行的。
  4.利用兴趣,拓展学生的人文底蕴
  要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除了让他们对语文课堂教学感兴趣外,还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引导他们去阅读课外的名篇名著。如在古汉语教学时,讲解“者”字短句时,可举“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为例,从而引出管仲与鲍叔牙相知的故事,然后交待此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吸引学生阅读《史记》,让学生既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增加了人文素养。所以,通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的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读一些名篇名著,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创造性人格,而这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所以,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堂内外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人格都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富于体验,感情外露,而语文课程又是各门学科中最富于情感因素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注重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
  1.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所特有的,高级的需要。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中学生又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感情丰富外露,但又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情感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能抓住一个人精神世界,具有增力和减力、积极和消极、肯定与否定的作用。因此,它有巨大的力量,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深意切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
  2.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形象因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材是教学影响的核心要素,是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师生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和纽带。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传递,也发生着情感信息的交流。
  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情感体验空间,如:秀美的漓江风光,长江三峡的雄奇,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的美和活力,当他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认知的静止物象,而成了人们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如果知识的传递只是冷冰冰的思想,是绝对不会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即使强制灌输给学生,也只是暂时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只有撒播在这样的土壤上,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受、乐于理解、乐于记忆和运用。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铭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因此让教学充满爱,让教育对象在爱河中游弋,用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引导学生在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深入体验文章中渗透着的情感跃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自然得到升华。
  3.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发挥情感的增力作用
  教材是构成教学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之一,所以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情感因素,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资源,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情导情,发挥情感的增力作用。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师如果能采取多种手段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景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领悟课文,产生情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使下真正、迅速地进入课文的意境,品尝学习语文的乐趣,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情景的衔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体验。在进行《故乡的榕树》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先深情的说:“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同学们,你们有的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这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从而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样以强烈的情感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分析,文章的内容、感情、主题、写法就不难把握了。
  总之,兴趣与情感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兴趣的趋动下,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之一。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流程,他们是在兴趣、情感支配下的剧烈变化的个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情感发展的特点,因趣施教、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浓厚情感,拓展学生的人文底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
  
  申健强,祖恩平,教师,现居贵州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