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启发式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谭朝林
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的缘起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孔子。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引导他的表达。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多个方面的事理,就不再告诉他。这一点是搞好启发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那么就会出现“启而不发”的尴尬场面,这样就失去了启发式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育时就应做到:引而不发,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欲言又止。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情和表达欲望。
二、因材施教 分清层次
正如孔子所言:“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教师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知道学生的困惑所在,知道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发生梗塞或中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如要求回答“是什么”的判别型、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有收获。引导时要化整为零,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启发式教育也应注意:同样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启发、点拨时要分清层次,有所区别。
三、民主平等 师生互动
“真正的教育是心理零距离的教育。”这句名言正是要求教师能放下架子、拉下面子,尽量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是实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外部条件,也是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重要推动力。在“专制型”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因恐惧而产生被动学习的态度,思维也相应处于被动状态,不具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自主性。而师生互动渠道的阻断,也使得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沟通无平台可依,从而失去启发式教学展开的条件。而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则完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是自信的、主动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师生交流是平等的、深入的,为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
所谓互动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它是同主体性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一个特征。启发式的互动,不是机械的互动和肤浅的双向信息交流。首先,它是针对学生的问题、需要等所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有针对性而不盲目;其次,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问题的答案简单地告诉学生。启发式从来不否定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离开了“启”,就无从论“发”,启发也就不存在了。教师的作用正在于有针对性地点化、引导,既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教给学生学习与思维的方法。这两点正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条件。
四、激发思维 百花齐放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每个教师都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巧妙的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启发式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联想,并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其志,真正体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也正符合当今时代对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要求。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就是唤醒”,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的家园的执着走进语文研究性学习,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
总之,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启发式教育,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情,充分展示汉语丰富而含蓄的内韵美,并提高语文教学的品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坚持不懈的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完美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启发式教育的作用,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谭朝林,教师,现居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