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用心点亮语文课堂
作者:徐秋香
一、用心导入,进入最佳状态
语文课的导入是语文课堂的起始部分,充满情感的导语,别具艺术魅力,它能使学生和教材产生契合的“共振”效应,形成不可估量的能动作用。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乃至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设计导语,渲染气氛,“点击”学生心灵,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语文课因之充满生机。
导语,不应是臃肿材料的堆砌,而应是背景、写作缘由、作者及作品中牵涉的人和事的交融,再通过生动地讲述,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和理性的线索,创造出与作品内容相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心灵感悟,激活他们积极的情感世界。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教师的导入要与作品的主调一致。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无限关爱之情,而《幽径悲剧》则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被毁灭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二、用心合作,达成思维共振
用“心”合作,不同于一般的简单的师生配合,它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在第一位,把合作互动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上,它重视师生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交流,实现教师作为活动的促进者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特别重视生生互动,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形成信息的多向互动,成员互动等多种交流方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管理和促进者,基于此,教师怎能不用“心”?心与心的撞击,课堂将焕发生命活力。
(一)师生合作,激发探究欲望
在师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而学生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等,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心设计问题,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一句话,教师提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心动。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气息。
(二)生生合作,行动不如心动
有专家研究表明: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真正意义上的生生合作,是实实在在的。单纯的行为参与是虚假的合作,流于形式,毫无意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给学生留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语文课的活力才能真正彰显出来。
三、用心体验,促进成长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以上理念,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让学生注意捉鸟的几个动词,来表演捉鸟的过程,体验其中的乐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柳叶儿》丰富内涵,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摘一些柳叶儿,带进课堂,在品味深层含义时,让学生放到嘴里嚼一嚼,真切地体验苦中带涩的滋味……
四、用心呵护,保持生命热情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师用“心”呵护学生的心灵,显得尤为重要。
(一)该出手时就出手
要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究精神得以张扬,就得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得不到教师的“恩准”,照样可以发言。换句话说,就是允许学生插嘴,因为插嘴是学生情感的真诚流露,是灵感的突现,只有那些有思想、有见地的活生生的人,才会插嘴。插嘴会让语文课真正“活”起来。当然,插嘴不应游离学习内容,更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学习机会为代价。
(二)评价评到心坎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我们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调动自己积极的情感因素“点击”学生心灵,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活跃学生思维,保持学生热情。
激励式评价,能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期待式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主动发展;接纳式评价,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提高评价的积极效果;亲近式评价,教师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能在教师间产生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
总之,真正的教育是触及人心灵的教育。“点击”学生心灵,不仅能使语文课充满生命活力,还能激活与生成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徐秋香,教师,现居江苏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