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展现语言魅力 激活语文课堂

作者:田卫红




  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由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老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常见这样的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造诣很深,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常常使听者大失所望,这说明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脑力劳动的效率。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日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将其具体为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和凝炼性四个特征。
  
  一、语文课堂语言的知识性
  
  初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想普遍地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因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理解和对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广大教师还需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和理解,力争吃透教材、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每一个知识要点。
  
  二、语文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从客观角度分析,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对于大部分好动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教师在授课中,往往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零碎却生动幽默的插话。这种“碎语”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松驰课堂气氛,也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语文课堂语言的激励性
  
  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关紧要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这样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即激励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群体,促进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
  
  四、语文课堂语言的凝炼性
  
  笔者曾在所教同行班中,就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用语拖沓罗嗦、拐弯抹角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简要精练、高度概括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热烈、迅捷。可见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用凝炼性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教师应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
  综上所述,我觉得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做到:1、动静结合。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言作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而且要把它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使之不分心。2、变换节奏。教师要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变速,把重要内容的表达速度放慢或有意重复,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设置悬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积极参与学习。4、灵活机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应能“牵引””过渡”,迁移转化而不留痕迹。
  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从教师自身来说,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已的性格,以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天才型的语文教师凤毛麟角,人的性格也各有差异。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四平八稳、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老学究怎么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力求克服自已性格中与本学科教学不适宜的地方,尽量使自已的性格开朗、外向,以求更好地再现教材内容,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2、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很难想象一位品德低下、个人修养极差的教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在对其人格否定的前提下,怎能接受其心口不一的说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自已的人格尊严,让学生在对你人格的认可,接受你的教育。如果你在课堂上能纵贯古今、横贯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信手拈来,那么你的语文课怎能不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怎能不活力四溢?如果你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高韵深情、清秀隽永的粉笔字,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听”你的语文课?如果你在讲《渔歌子》时能顺手画一幅“春江垂钓图”,在讲《白毛女》中张口唱一段《北风吹》,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受到艺术的熏陶,课堂气氛怎能不活?
  3、语文教师还应具有全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和育人才能。只有人的观念的现代化,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授学生以“渔”,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因而,教师应具有更多的育人才能,了解新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田卫红,广东东莞可园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