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桃花源记》的探究式教学

作者:曹 燕




  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上的一次全方位变革,探究性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和能力的乐趣。
  现在语文教学改革正推崇探究式教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去探究呢?现拟结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
  《桃花源记》写的是一种理想世界——世外桃源。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我认为这就是一处很好的探究点。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多有提问。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探究过程。在学生提出“陶渊明为何要写《桃花源记》”的疑问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并得出,在《桃花源记》这篇散文中,作者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恬静和谐,民风纯朴、极富人情味的美好社会。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共同劳动,和谐相处、悠然自得,享受着宁静幸福的天伦之乐,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加上,他对东晋的黑暗朝廷不满而归隐,面对这些惨痛的现实,他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随着自己的理想、抱负已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又耳闻目睹了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愿望,才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这个桃花源理想,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抗议和憎恨。寄托作者希望人们用共同劳动、和平共处来创造和谐安宁、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这也是他关注民生同情百姓的表现。
  在学生认同这种解释后,教师通过介绍儒家“大同”思想。《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饼情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让学生思考这种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陶渊明的影响,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向我们描绘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没有朝代,没有政权,当然也就没有了你死我活的纷争,没有了战争。人们安居乐业,“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源中人人平等,和睦相处,虽非骨肉亲,如同手足情。对外来者,源中百姓“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这些简直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大同的世界。还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陶潜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在这段话中所表现的制民以产,免于饥寒的王道理想在《桃花源记》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孟子的“达则兼亦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身体力行,执着的关注民生疾苦,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寄托自己的忧民之思,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美好愿望,都放射着人道主义的灿烂光辉。
  探究进行到这里,教师再介绍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们说,在原始社会,人们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文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正是这种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体现。探究到这里,我们并不能因此满足,应该趁热打铁总结探究的成果:陶渊明写出这篇杰作,是和陶渊明的身世、性格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同时也是有其思想基础的,受儒道思想影响。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历史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解作者身世、性格,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和文章内容的联系。学会对名作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发掘。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思想,感受文学的魅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曹燕,教师,现居河北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