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利用乡土资源上好语文综合活动课

作者:刘晓春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语文综合性活动中,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发挥其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和文化意识,这就成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活动课的背景研究
  1.地理优势
  泰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尤其是置县50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先民给广袤的山城大地留下诸多极其珍贵的人文景观。山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西北东南走向的洞宫山脉,逶迤百转,穿境而过;百余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直插云霄;“绿色王国”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神水宝地“天下第一”的承天氡泉、古木廊桥、古民居,极富地方特色;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根据地,留有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旧址、红军山洞区医院、红军路等革命胜迹;木偶杂调、民间匠艺、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尽显天然本色。这些地理优势为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课提供了多渠道的学习素材。
  2.理论支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各地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乡村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情况选择国家课程,也可因地制宜,自行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实施适合本校的乡土校本课程。”这样把课程选择的部分权力下放给教师,为综合活动课资源利用的开发和实施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3.时代呼唤
  在如今快节奏的信息化社会里,现代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现代“快餐”取代了传统习俗,现代化设备取代了传统工艺。一些优秀的传统正在逐渐从人们的脑海里消失。生长在泰顺山区的学生,不甚了解家乡的文化精髓。只有让学生品味乡土文化,才会更深刻地认识泰顺,了解山区,热爱家园,解决现代化与历史文化冲突的问题。
  让综合活动课到民间“采风”去,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地方文化回归到综合性学习课堂,营造语文新课程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课与乡土资源的碰撞
  1、与山村景色的碰撞
  泰顺风景贵在自然,美在自然。青山绿水,依山傍水的古老村落,浓郁纯朴的乡土风情,还有那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无不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人类共同发展的秀美山水画卷。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时,我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在云水间放飞心情》,这次活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自然的体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语文。
  山城有乡村纯朴的特质,能引发学生理性的思考,在山城感性、知性的空间错落中,重新寻回失落巳久的梦境。我把《寻觅春天的踪迹》设计为《寻回青山绿水间的梦》,让学生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感受抛尘忘忧的绝俗之美,在山城的繁花盛景中让心灵自由飞翔、奔放。
  2、与乡土艺术的碰撞
  提线木偶在泰顺已经有800多年历史,至今仍有一批表演艺人和民间木偶头雕刻能手在从事这门古老的艺术。“木偶戏进校园”活动,让木偶戏以全新的姿态走近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艺术有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将《戏曲大舞台》改为与地方文化相配套的《泰顺木偶戏,亮出你独特的风采》,让有着鲜明民族风格的家乡木偶戏,以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展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3、与古迹文物的碰撞
  被称为“中国古桥博物馆”的泰顺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古窑址、古廊桥、古屋、古村落等形成了浑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魅力的文物旅游资源。其中,廊桥被称为“中国的瑰宝”,它是泰顺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宝贵遗产。在《说不尽的桥》中,我开展了《泰顺古廊桥,游弋在沧桑的历史中》的活动课。通过这次廊桥文化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古廊桥,探究廊桥的人文价值,弘扬廊桥文化。
  另外,这个单元主要是介绍建筑园林和名胜古迹。而泰顺的古民居是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形式,境内留有众多古村落、古建筑群和古庙宗祠等,。于是我也设计了《寻找老家园——泰顺古民居》作为这次活动的选择之一。
  4、与民俗风情的碰撞
  泰顺还积淀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百家宴、百家饭、药发木偶、新娘分红蛋、赠工酒与请辛苦、斗牛……尤其是药发木偶。由于许多民俗的淡化、娱乐形式的改变和公安部门的管制,药发木偶赖以生存的空间逐步缩小,加之其工艺复杂、精细,现阶段已少有新人传承。现我县药发木偶制作艺人都年事已高,这一宝贵的传统戏曲形式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让学生了解这种独具一格的传统形式,对传承民间艺术有很大的作用。另外,泰顺百家宴也“吃”上电视了,乡亲父老欢聚一堂,同饮团圆酒,互送祝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体现了“欢聚、祥和、共庆”主题的百家宴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既能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让学生到民间“采风”,关注我们平常不甚注意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所以,在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中,我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我们山区采集民风民俗,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课与乡土资源的基本原则
  1、乡土化原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顺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对学生来说是那么亲切和熟悉。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活资源”开展发掘地方人文资源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们从活动中直接获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凝重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践性原则
  综合活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一次实践活动,都应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动手动脑,取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在《关注我们的社区》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人口状况,考察所在社区的环境保护情况;分组深入到社区各家各户,广泛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然后发表一次演讲。这一设计可让学生逐渐融入到了社区生活中,让学生真正成为社区小主人,为美化我们的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入社会,走入生活,把学生的触角引向社会、家庭生活的各个空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综合性原则
  陶行知先生说过:“艺术的生活即是艺术的教育。”古朴的泰顺山区就像一个艺术的乐园,让孩子们漫步在这艺术的花园里,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不仅能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而且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素有“中国茶叶之乡”之称的泰顺,有得天独厚的产茶自然条件。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校教师特意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茶叶》的校本课程综合性学习。本主题学习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收集、调查茶叶的知识;二是汇报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三是创造、制作,看我们的行动;四是整理、展示,夸夸家乡茶叶。
  此外,我还让学生通过走访茶农、询问老乡、翻阅乡土杂志、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更深刻的了解茶文化,也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一片耕耘一片茶,一滴汗水一份甜”的乐趣。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开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探究。
  让语文综合活动课到民间采风去吧!
  
  刘晓春,教师,现居浙江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