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语文教学的死胡同

作者:陈亚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尽管我已从教十多年,可是面对课改新形势,面对个性纷呈的中学生,感到的不是驾轻就熟,而是更多的心虚胆怯。曾有这样一句话评价语文教学——误尽天下苍生!高消耗—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教师怨声载道,牢骚满腹;学生也不堪重负,叫苦不迭!语文教学真的走入死胡同了吗?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感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于是,我再三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停探索,思考中,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交流,共勉。
  
  一.缺乏学生主动思考的体验
  
  课堂一直是教师展示的舞台。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以前我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我自以为我的课讲的很精彩,因为学生反应良好,课堂气氛活跃。但我终于发现这些“良好”“活跃”,仅仅是学生被我的热情感染而已,殊不知我让学生当了旁观者、局外人,他们被动的接受着我的理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感悟,长时间的单边训练,使学生们思维僵化,而且滋生了依赖思想,久而久之,就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巧母拙女”。老师的讲解全面透彻,越俎代庖。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当然我也曾经试图开展探究似的教学模式,可是一个问题提出,下面死水一般沉默,几番哄、诱、骗,眼看一节课白白流走,我再也没有耐心等待,便只好又开始滔滔不绝。于是,就这样恶性循环,囿于老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学生没有独立思维的要求,更谈不上发现和创新。
  事实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刺激学生自觉学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时代是思维活跃的时代,也是塑造性格的阶段。如果教师只是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硬塞给学生,学生学得再多,充其量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形鹦鹉”,或者是读了几本书的“两脚书橱”。果如是,则教师的行为无异于扼杀。
  
  二.缺乏学生与书本的直接对话
  
  除了在预习中,学生粗粗的读遍课文外,一般老师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毕竟教时有限。然而,一篇文章,诗歌的意境,散文的灵气,小说的底蕴,在学生对课文缺乏咀嚼甚至完全不熟悉课文的前提下,怎能被领会?老师在上面纵然讲的天花乱坠,殊不知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缺乏学生与书本的密切接触,缺乏学生的主动深入思考,再优美的文章对他们来讲也只是雾里看花。老师的架空分析,只能把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语言文字的那份韵味、那份灵气荡然无存。这就是为什么优美的课文上不出优美的课来。以前,我们总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讲能行吗?那是对不起学生,不负责任,老师讲不出是没水平。一次,心血来潮,想起让学生独立阅读,培养自学能力,结果学生一致抗议,认为老师是在偷懒。同样又是无功而返。其实许多情况下,老师都是费力不讨好。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读增进理解。应该放手发动学生自己阅读思考,不应该有老师苦口婆心的反复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回应书本潜在的意义,才能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流动之中,学生的心灵才能与书本中的世界融为一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三.缺乏新鲜的有活力的课题
  
  多少年来,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伴随着我。教材千变万化,学生性情各异,可是教法却基本没有多大长进,惯性思维和惰性思想使我在新旧教材的变轨中,一切跟着感觉走。所谓得成熟就是在教参的诠释上更高明一些,所谓的经验无非就是一些方法技巧:作文如何开头?说明文如何写得生动些?应试课外阅读文要分几步走:整体把握文体,粗知文章大意,对号入坐问题,回答力求详细……都是抽象的理论,冷冰冰的原则,全是准备好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去装去填。偶尔,也安排一些对课文初步感受的讨论,可最终还是自觉不自觉的引导他们众口一词回归或靠拢、迁就教参的标准答案,什么个性化、人文性、情境性、创造性均难以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问题,而非更多答案去学习。”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犹太民族和我们民族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颇多。据说孩子放学后,家长都要问:你今天提问了吗。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了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即教学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启发,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设计那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而教参上未必涉及的新鲜问题,以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兴趣。语文教学亦如是!
  
  四.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尊重
  
  曾几何时,我们居高临下的在讲台上,盛气凌人的发号施令,板着面孔捍卫师道尊严,不允许他们对教师有一丝不恭。有些“冥顽不化”的学生常常让我们满心懊恼,甚至下不了台!于是就把他们视作另类,有时甚至巴不得除之而后快!“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朽木不可雕也”。伟大的孔子尚且口出微词,何况我辈呢?在我们看来:这些“差生”不接受,也不需要尊重。我们一贯的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用价值尺度规范着活生生的生命。于是师生之间便缺乏共同语言,感情不能融洽,教学效果又从何而来呢?
  “家和万事兴”说的是一个家庭,师生也要共建和谐。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讲台,真诚的爱自己的学生,爱他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亲近他们,与他们心心相印,尊重他们的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注意十分谨慎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想方设法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
  
  五.缺乏自我素质的提高
  
  多年来,我们常教导学生:“不学则退,不思则惰”,可从没对自己说: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纷纭复杂的事态面前,我们是那么孤陋寡闻,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又总是固步自封,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更是茫然无知。按理语文老师应该爱读书、多读书,可是有几个老师通读四大名著,有几个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更有几个能自觉钻研大量教育理论,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也许我们的确太忙了,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还有办公桌前作业堆成小山,可是,这一切都是原谅自己的借口罢了。惭愧的很,读书对于我们是很远的事情了,终年相伴案头的是各种教参,各种题集,虽天天与语言打交道,可并不深爱语言,虽然在作文课上把学生的作文批的头头是道,可自己却述而不作,很少用一支笔把生活中的点滴思考和感受记下来,把写作中的甘苦拿来与学生共享。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误尽苍生,实在汗颜。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文选》第105页)因此,要搞好语文教学改革,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事实正是这样,教师的职业是承先启后的职业,教师肩上担子很重。如果教师本身只是“半桶水”,怎么能给学生“一桶水”呢?更何况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现代化的趋势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系统知识,而且要具有通观各学科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从现代社会中获取新信息,才能跟上时代节拍,在教改中发挥战斗作用。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语文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的。作为母语,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教学艺术也是需要学习总结的。而我们往往还凭经验驾御课堂,有时感觉很不错,有时感觉很失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陈亚生,教师,现居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