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做一名有亲和力的语文教师

作者:梅成城




  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比受学生欢迎更令人惬意、更令人愉快的事情了。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喜爱、欢迎,教师的亲和力是很重要的。所谓“亲和力”,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是指与人交往时保持亲密关系,和睦相处的能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的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和尊重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并产生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与教师合作、努力求知的愿望和动力。心理学上称之为“动情效应”。所以一个教师可以没有渊博的知识,可以没有很高的教学技能,但是,不能没有亲和力!只有亲近学生,语言亲和,教态自然,学生才会愿意与你接近,才愿意思考发言,才有可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你的教学过程才会流畅,课堂才会是学生的乐园,才会有智慧的火花。
  亲和力是自然的,没有做作。只有真正爱学生的老师才能做到,因为那是心底流淌出的声音。任何的矫揉造作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生硬拼接。亲和力是一切为学生所想的,句句说到了学生心理,能给人带来震动、感动。亲和力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你的目光与每一个学生接触,传递着你想要表达的信息,学生在你的鼓励、询问、安慰、爱意的眼神中,生命苏醒,潜能开发,智慧生长。
  亲和力是春风春雨,是智慧启迪,是课堂无声的语言,它调控着课堂的每一个细节。一堂课没有亲和力肯定不会成功。那么怎样打造亲情课堂,使你的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呢?
  一、亲和力蕴藏在民主、平等、宽松、互动的课堂环境中
  富有亲和力的教师总是把学生看作平等的朋友和教育活动的合作者,尊重他们的人格,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自主性的心理状态当中,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会勇于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表现自我,才能敢想、敢说。这样的课堂其亲和力、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营造呢?(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俗话说:“水不搅不浑,人不走不亲”,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中间,善于向学生敞开心扉,常到学生中“走走”,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参与他们的话题,去倾听、感受他们的心理和想法,这样就能够拉近心理的距离。(2)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变为学生大胆发表见解的天地。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强,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又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中要预留这样的空间,满足学生的这种欲望。当你的课堂能为多数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时,那就成了极具亲和力、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课堂了。这要求教师尝试把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入课堂,比如问题讨论、师生质疑、演讲辩论、角色活动等,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这样的课堂自然会显得趣味浓浓,使学生学得兴致勃勃。(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要害怕被学生问倒。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这不是老师的耻辱而是老师的荣耀。所谓教学,本来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的提出问题。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民主意识,缺乏对话意识。那种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用教师的“问”剥夺学生“问”的做法(还误以为老师问学生答就是师生互动),容易阻断师生间的对话和沟通,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4)学会欣赏学生,赞美学生(即现在流行的赏识教育)。丘吉尔曾说过,“要想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的去赞美他。”从人的本质上讲,人们不喜欢接受过多的指责、挑剔和批评,在人性深处,人们渴望得到的是别人的鼓励、肯定和赞美。对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给予真诚的赞美,。教师对学生成功表现的期待和肯定,是激发学生走向自信、勇敢的重要推动力。(5)与学生的学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的一个观点: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谁就是他们的主宰者,哪里开始烦闷无聊,哪里的教育就因此中止。所以教师要能够全方位地关注课堂,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学习情绪的变动及时改换教学思路和组织形式。比如学生中很多出现有倦怠、厌烦的苗头时,教师在此时要能及时采用适当的激励语言和措施,或者尝试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情绪再次调动起来。
  二、亲和力蕴含在教师充满真情的话语充满爱心的微笑中
  夸美纽斯说过:“一个真正的,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更突出了人文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用生动、形象、丰富的语言,真正地深入地挖掘出每一篇课文的内在魅力,用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语言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自觉地进入自己的角色,不知不觉中与教师、教材融为一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重视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亲和力就像是粘合剂也是助动剂。例如在上《斑羚飞渡》一文时,在“自主学习”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些极具亲和力的题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这些字你能读吗?(2)这些词语的意思你能理解吗?(3)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简单又亲切的问题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投入其中,引导学生“入景入情”,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获得知识,以情促知,以知增情,知情并茂。在“深入探究”环节则用:读了这篇文章你能联想到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事?这件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等等,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能给以必要的肯定。如果学生讲错了,则用:“你真肯动脑筋。但这个问题你能再想一想吗?”这类的语言缓解学生回答错误带来的心理负担。课堂教学中教师真诚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亲切的赏许,在学生心中都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因此,只要教师语言充满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就一定会让自己具有浓浓的亲和力,就一定能点燃学生心中的兴趣之火,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举起之波。
  同理,亲和力还蕴含在教师充满爱心的微笑中,夸美纽斯还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辛墨说得好:“人们互相望一眼,那是最纯洁的感情交流,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让我们用微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微笑来展示自己的亲和力。一脸的“阳光灿烂”与一脸的“冷若冰霜”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微笑不仅能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能营造一种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在真诚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民主的教学气氛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语文课堂,应力求民主和谐,其乐融融。微笑作为教师最直观的一种施爱手段,表现出的教师亲和力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这样教师在学生眼中是朋友,是亲人,收到的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所以微笑能呵护一个学生的自尊,能唤醒一个学生的自信。教师的微笑体现着一种信任,体现着一种尊重,更体现着一种真情。是教师亲和力的最好体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