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在学生活动中开展阅读教学
作者:李合胜 高 磊
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从阅读鉴赏和阅读探究两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阅读鉴赏体验类活动
学生的阅读体验是理解文章的关键,通过活动让学生自主的积极的体验才是阅读教学的要义。可着重开展如下活动。
1、朗读活动
读文章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但读仅仅只是理解文章的前一段行为,朗读应该贯穿于阅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可以开展情感式朗读活动和个性化的理读活动。情感式朗读就是有情感地、艺术地、个性化地朗读,在这一朗读活动中可以将听范读、配乐朗读、朗读比赛等活动穿插其中。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情、个性化的见解。个性化理读就是让学生各自带着学习任务自由自在、彰显个性地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寻找阅读习题的答案,可以通过理读去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阅读整理自己的思路。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2、资料成果展示活动
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一篇文章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资料,如作者介绍以及与文章有关的背景资料,在学习文章之前教师就应该布置这些任务让学生课前搜集备用。另外,还可以通过给文章配音乐、配图片,给文章作解说或点评等活动体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一活动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通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3、比较阅读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或者扩大阅读量,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收集与所学文章具有同类风格、题材或情感的内容。在阅读中可以把这些文章拿出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的同时掌握同类文章的阅读技巧,这一活动可以在学习新篇目时进行,也可以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读到更多的文章,扩大知识面,还能促进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4、多角度品析活动
多角度品析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文章或文章中的重点片断反复进行品评赏析。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进行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例如学习《芦花荡》时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设置与此有关的三个话题:“这是一个 的故事”,“这是一个的老头子”,“这是一个 的芦花荡”。学生从这三个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读,不仅对这篇文章有了深刻地理解,对小说这一体裁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5、摘录与点评活动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色,都有值得品味的精彩的句子,所以每篇文章学完之后可以布置摘录与评点的学习任务,请学生摘录课文中的句子。这些句子可以是指定内容的,也可以是自由摘抄的,但都要写上自己的点评。这些点评可以是在课堂上同学、老师共同认可的评点,也可以是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一活动,既积累了语言,又锻炼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阅读探究创新活动
阅读探究和创新是阅读活动的更高要求,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开展如下活动。
1、质疑解疑活动
在阅读文章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阅读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设计一定的问题,然后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解决疑难。这一活动能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和大胆质疑的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目标、重难点进行设计,可以对课后习题进行再设计,也可以在解疑的过程中开展辩论活动。
2、创造性读写活动
读和写是辩证统一的。要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把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仿写句子、仿写语段、仿写篇式,可以想象扩写、续写、改写,也可以对片断点评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评论,或对文章的构思、语言特点进行评价,还可以读一文写多文、读多文写一文,读甲文写乙文。例如,把《石壕吏》改编成剧本,改成一篇叙事的白话文章,或对这篇文章进行扩写等。
3、微型课题研究活动
所谓“微型课题”就是课本中、课堂上有目的、有深度的探讨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这一活动,我们要尽量把握它的可行性,课题的范围不可过大,探究所需的时间不可过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自读自悟、切磋讨论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又便于课堂交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例如,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让学生研究“月与怀人”、“苏轼在这首词中思想转变的原因”以及“在古诗中月亮的形象”等专题。
以上各项活动是贯穿在整个阅读活动之中的,我们要根据所学的文章提前设计好活动的程序和活动的内容,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将活动恰如其分地融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领悟、体验、鉴赏、探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合胜,高磊,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