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倾听花开的声音

作者:司春艳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语文教师的乐趣之一,是能够听到来自孩子们内心的声音。课堂教学中,倾听这种声音尤为可贵。
  镜头一:我不同意
  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学生们背诵全诗,又逐句对诗歌进行了赏析,特别是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赏之又赏。之后,联系《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其三》对陶渊明的人格魅力进行分析。不少学生对他“不慕荣利、选择隐逸、超然物外”的精神特质表现出无比的欣赏与钦佩。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我所想要的课堂教学的全部。我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么?”学生一楞,我又说:“能谈谈感受么?”学生们都不知说什么好。是啊,诗歌背过了,语言鉴赏了,人物性格特征分析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面对沉默的课堂,我无言。好长一会儿,一个声音怯怯地说:“老师,说什么也行吗?”“当然,当然!”我赶忙点头。只见一个平时不太爱怎么发言的小女孩站起来,她说了一番我从来不曾想到的话。
  她说:“我很羡慕、很向往陶渊明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我也很佩服他的这种高洁傲岸、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能够为了心中的那块净土,愤然辞去彭泽令一职,去过‘箪瓢屡空’的生活,这毕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是,我更佩服杜甫。在‘安史之乱’那样的社会中,杜甫没有退缩。他吟唱着‘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吟唱着‘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就算是自己的茅屋‘雨脚如麻未断绝’,他还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才是我真正佩服的人。在黑暗的现实社会中,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不折不挠,始终在为国为民忧心如焚。他没有象陶渊明那样‘独善其身’!二人相比,老师,您不觉得陶渊明狭隘一点吗?”
  教室里先是沉默,既而一阵掌声。我也被这些话说得怦然心动。学生们在下面交头接耳,不一会儿,分成了两派。
  一个学生说:“我同意刚才同学的观点。杜甫也可以不问世事的呀!但他没有!他时时怀着忧国忧民的悲天悯人之心,四处奔波操劳。‘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这样一位伟大诗人的情怀怎么不令人澎湃万千呢?”
  另一个学生说:“不是的。难道陶渊明没有为民之心吗?他的《桃花源记》写得多好啊!你能说他在逃避这个社会吗?只不过人生多艰,他无力改变自己、改变社会而已!”
  又一个学生说:“那么,他为什么辞官不做,选择隐居?”
  争论激烈起来,各说各有理。不少学生将目光转向我。
  我说:“刚才大家的争论老师感到很高兴。哎呀,这一方面说明大家知识很丰富,另一方面说明你们成熟了,会冷静地分析问题了。(学生笑)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刚才的焦点‘陶渊明’和‘杜甫’,不只站在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样就太唯心主义了。(学生又笑)人的经历不一样,感受不一样,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就像‘陶杜’二位,在这里我们不要再争论了。请大家查阅资料,对他们二人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发表你的观点。好不好?”
  在这个事件之后,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某些地方的现代感是否少了一点呢?古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值得学习,但是,当陶渊明、杜甫、周敦颐、范仲淹……这一系列古人同时摆放在面前,我们有没有必要结合现代社会的思想观、现代人的荣辱观、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来同学生做一点明确的辨析、来辩证地看待呢?
  我们的教学通常给古人们下定义:“他具有……的品质”,“他……的人格给了我们启示”。这些仿佛已成定论。但是,我们能否将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教的结果是怎样?学生会接受吗?这对学生以后人格的发展究竟又会起到一个怎样的作用呢?这样的教学会有效吗?以往我们反对“填鸭式”的教学,那么,这又算不算是一种新型的“填鸭”呢?
  课看似结束了,考试时该怎么回答还是怎么回答。可是,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价值何在呢?
  镜头二:这是谁的错
  师:哎呀,同学们,你看这个小男孩,他一会儿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寻找,一会儿又跟着妈妈到牛棚里试图吓妈妈一跳。多么调皮可爱呀!我们该用一个什么形象来形容他最合适呢?
  生:孙悟空!(众生笑)
  生:哪吒!(众生又笑)
  生:加菲猫!(学生笑得更厉害了)
  (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在兴奋地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画“明星”。我一看大事不好,赶紧敲敲桌子。)
  师:大家的回答很灵活,也很生动。但问题在于你们还是没有弄清这个形象的真正内涵。老师帮你缩小一下范围,你想想,可不可以从童话或神话故事里寻找一个合适的形象呢?
  (学生思考。)
  生:小天使,长着洁白翅膀的小天使。
  生:可爱的精灵,我在一本书里看到的。
  (学生又开始争论起来。很明显,他们是在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眼看课堂又要大乱。)
  师:大家的讨论多热烈呀!可是,来看看泰戈尔,他是印度人。“天使”是西方神话常常出现的可爱形象,“精灵”是东方神话中的可爱形象。所以,选择“精灵”似乎更合适一点吧?
  (学生们的脸上似乎露出满意的神色)
  但是,我知道,这节课我失败了,而且很惨。
  有两个问题。
  第一,教师的引导很失败。
  第一次引导:“用一个什么形象来形容他合适呢?”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教师忽视了所要探究的形象本身,忽略了课文所带有的宗教色彩在引导问题中的渗透,导致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在一个学生回答出“加菲猫”后,全体学生哄堂大笑,甚至有的拍起了桌子!眼看课堂要乱了!你能说这是学生的错吗?错在教师!初一的孩子稚气未脱,活泼天真,当老师仅仅传达给他们一个“可爱的形象”这样的信息时,他们的大脑立刻活跃起来,五花八门的答案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不是及时制止,说不定连“奥特曼”这样的答案也会有。
  第二次引导:“能否从童话或神话故事里寻找一个合适的形象呢?”问题脱口而出,我随即后悔。难道仅“童话”或“神话”里有“精灵”这个形象,“民间故事”里就没有吗?实际上,教师的这个问题给学生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
  第二,教师给学生的答案不严密。
  “天使”和“精灵”能用东西方的地域划分吗?假如能行,有没有更好的说法呢?看着某些学生仍带疑惑的眼神,我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教师说学生“没有弄清这个形象的真正内涵”,那么,教师是否真正弄清了?
  新课程的理念启发我们,没有最好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只有最适合学生的答案。那么,怎样才是“最适合”呢?又怎样做到“最适合”呢?新课标又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这个课堂片段上,我失败了。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背后,真正属于学生的有多少?当浮躁褪去的时候,沉淀下来的知识其实寥寥无几。这种随意式的课堂环节的生成,使教学变成了一件多么无味的事呀!课结束以后心情有二:一为庆幸,二为懊悔。庆幸的是及时控制住了课堂,没有让学生的思维随意的活跃下去,导致课堂成为闹哄哄的集市,使这个环节很快结束,没有造成更大的浪费。懊悔的是在课前备教的时候,把这个“精灵”的问题考虑得太简单了。没有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知识水平,也没有往深处去细致思考这个形象的含义,以及如何巧妙的引导学生去理解。生硬地将知识概念“塞”进学生脑袋里,不仅难于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使得教学行为显得多么呆板呀!
  前辈们说备课要“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直到此刻我才明白!此言诚不我欺也!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话又说回来,是不是告诉学生们陶渊明的性格特征,告诉他们“男孩像个小精灵”,课的任务就结束了呢?如果不是,又该如何?我们“有条不紊”“很有逻辑的”上了一节又一节语文课,真正能给学生以知识的、对学生成长发展有作用的课,有多少,恐怕真得坐下来扳着指头数一数了!
  最后想到了朱熹的诗:“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语文教学同样需要这样的境界。
  
  司春艳,教师,现居山东淄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