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走近李清照》教学实录

作者:汪 颖




  第一步:切入话题,交代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一剪梅》。
  上学期,我们学过了她的一首词《声声慢》,对她的词风有了一定的了解。来,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
  她的词非常有特点,多以表达个人性情为主题,特别是由于她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她不同时期的感情倾向,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后人把她的这类言情的词作称为“易安体”了。
  我想,这位杰出的天才女性,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情和血泪,是她个人生活的写真,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慢)
  因此,解读李清照的词,了解她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是我们这一节课的任务啦。
  她的词分为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以及丈夫赵明诚病逝后的一段寡居的生活。也就是说,李清照的词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下面我们来探讨李清照在三个不同时期的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世界,从而了解其人其词的风格。
  第二步:教学流程,体悟感情
  一、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学过的她的一首词《如梦令》。来看屏幕:一起诵读啊!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清晰)
  来,我们再诵读一遍,好吗?
  好了,请仔细地想一想啊,在这首词中表现出她怎样的情感世界呢?(友情提示:这是她早期的词的代表)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好!
  师说:《如梦令》一词其实集中地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心情愉悦。
  我是从这样一些意象品析出来的:亭子、藕花、鸥鹭,小舟。(变色、清晰)
   师:那么,从中我们能看出词人怎样的心态?
   谁来说一说?
   师说: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清照青年时代那活泼开朗的性格,是一个无比热爱生活的女子。她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像一颗自由的种子,健康地成长着。
  从这里,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出她早期的作品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无忧无虑的。
  好,下边让我们继续研究她的中期的代表作品《一剪梅》。
  请看屏幕,大家一起诵读(注意语气语调以及情感的提示处),师引领学生一起赏读此词。
  同学们找的很准确。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样的几个意象:红藕、玉簟(色彩)残!(人生与完美处亦有缺憾)秋(绝非大自然之秋,而是词人心中世界有些许的悲凉而已)!雁字(春去春又回,花开花又落)季节的轮回,我心中的苦闷,都化作词中的意象点染出词人此时此刻的心境。这样,“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怎化作一个“愁”字了得呀!
  此时此刻的李清照的情感世界是复杂的、无奈的、有点滴的希望,也有说不出的悲凉,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
  那么,她中期的词作明显地少了很多早期词作欢快和明丽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相思、闲愁。
  在这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似昔日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你再看她的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排,多么难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深切,多么惆怅,眼底心头难以排解呀!
  好的,请再诵读一遍这首词,加深印象!
  师:来,继续,上学期学过的她的词《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读一下。(看屏幕,齐读《声声慢》李清照)
  师:到了晚年的李清照,她的词作更加明显地走向凄婉和柔美。透过这首有代表性的词,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那颗孤独无助的心在自然与人生之间徘徊,在思念与回忆之中安生,在如有似无间飘荡着——(慢,深情地)
  不必说那连续的十四个叠字,带给我们的美感,也不必说那意象选择的含有沧桑人生的枯涩,单说那词中体现出来的情感世界就足以让每一个读到这首词的人泪流满面了。(慢,深情地)
  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的词作,这曲《声声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凄凉晚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词中所表现的“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迸发出的国愁家恨。
  第三步:总结风格,积累识记
   好了,让我们带着无限的敬意走进她的词中,再带着对她无比的爱意来探究她的词风。
   纵观这些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早期——中期——晚期,反映了词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风格的变化:无忧无虑——相思闲愁——孤寂凄凉。生活的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
  结合以上词以及李清照的生活经历,我们会发现李清照的词总体来看是:凄婉、悲凉的,既有女性词人的柔美,又有历经磨难后的坚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李清照其人其词有了一定了解,那么在此基础上老师建议同学们课下进一步研读她的其它词篇,试着从作品所选取的意象来推断她的创作时期,体悟她的创作情感,分析她的创作意义。
  这节课先到这里!
  
  汪颖,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