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古典诗词中的月光意象
作者:吴 仲
在古代诗词中文人墨客赋予月以思乡思人之情。游子思乡,思妇念归的深挚缠绵情感,潇潇洒洒地装点出一个多姿多彩,波澜起伏的情感世界。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作者依据游子思妇的情感变化借明月、孤月、藏月、落月的描写,写出了感叹、惆怅、思恋之情。感情波澜变化多端,激荡升沉不绝如缕,诗中情景相谐水乳交融,把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渲染得空灵又朦胧,把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抒写得深挚又缠绵。
李白《峨嵋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中李白借月抒发思乡思亲之情。首句写月,是诗人仰望所见。半轮山月,于峨嵋冉冉升起。这里,峨眉、山月是诗人旅途所见,因而是一组写实性意象,峨眉是蜀中名山,是诗人故乡,山月虽不是蜀地独有,但“月是故乡明”,因而也可以是故乡的载体,它们连缀在一起,组成了一组象征性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人用“秋”字点出节令,而且写出秋月的皎洁,乡情的纯深。写月既是写实意象,又是象征性意象,描写故乡美景,传达出思乡深情,这是作者的巧妙构思所致。李白《静夜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诗中的月光也是相思的意象。
诗歌以情取胜,以情感人,写诗需有激情,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王国维说:“物皆著我之色彩”。人的情感世界是复杂的,无形无象,变化莫测,难以捉摸。诗人只有借助形象来表达情感,借助形象来升华情感,借助形象与人交流,引起共鸣,要把情感外化、形象化,诗人就常常借助“月光”这个形象,让人可触可摸可感。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作者把相思之情外在化、形象化。“海上明月”是作者精心打造的意象,“明月”增添相思之苦、相思之切,漫漫长夜是无穷无尽的思念,情由景生,景中有情,感人至深。
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抒发了作者对兄弟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从抑郁惆怅的相思转到胸怀超脱开朗,对人生的美好祝愿,层次结构跌宕起伏,感情抒发曲折变化。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关和人事,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月光并非总是给人一种思乡思人的离愁别绪,深婉缠绵的沉郁短叹,月光也往往给人孤标清高、超凡脱俗的高洁空灵的感受。请看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回荡在幽深寂静竹林上空的是悠悠的琴声,明月朗朗俯视着大地,聆听着孤标清高、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强音,作者给予月以高洁脱俗的本质。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该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以动衬静,月光的宁静、祥和笼罩在春山中,意象灵动而具有朦胧清幽的美。
我们漫步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廊花圃里,芬芳无限,目不暇接,当我们仰望着月的倩影,吟咏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活中遇到的苦闷、烦恼,便被美好的祝福涤荡得烟消云散,感悟到人间是那样的美好。美好的月既能撩起我们无尽的遐想,那玉洁冰清的身影更能洗净心灵的尘埃,使人神清气畅,心旷神怡。
吴仲,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