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学生成长与教师权威
作者:王 丽
读到这里,我深深佩服那位老师的睿智。老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切实体会到教学的“不易”,体会到教师角色的复杂和艰巨,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学生需要经历,需要体验,让他接触一下教师的生活,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他的成长更有利。我们不能总像保护瓷娃娃一样的保护他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玉不琢,不成器”。这位教师对出言不逊的学生不露痕迹的巧妙引导真让人喝彩。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课后那位老师的思绪顿生波澜——“学生对老师言语不敬,我宽容地对待了这个犯错误的学生,用了一个看似美丽的教育方法,却证明了一个事实:老师行,你不行!”“认为‘美丽教育’缺乏的是对学生主体发展的真正尊重。”对于这个我倒有些看法。作为老师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对提高教师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但他是否对新课标的民主教育反应过敏?他的反思与某些应和的评论,不免有“为顺应新课标潮流而牵强附会”之嫌。其实,学生不会因为这么一件事情就被打击得一塌糊涂,学生的自信也不会这么轻易地就被扼杀了。再说,他敢于接受挑战上讲台讲课,是对自己的“超越”,他的失败也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失败,不允许失败就是不允许成长,不允许学生发展。况且,他得到“武老师,以前我只听说,老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的启示,这是多么重要的成长,又是多么令人欣慰和感动的成长啊! 这种人生道理的获得,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同时,这则课例也带给我对师生关系的考虑。
对于师生关系,已经谈到让人生厌的地步了。于是,只好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来草草收场。其实师生关系,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透过历史的演变,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师的本质。师生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师权“神”授;师权“智”授;师生平等。其实这几个阶段,也是一种趋势:教师的地位在日趋没落,而学生的地位在渐升渐涨。但与之相应的是,教师的专业地位越升越高,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却日趋低落。这是当今的现实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教师权威。
我们说,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喜欢教师,并因此而敬畏教师;教师正是以“敬”来吸引学生学习,以“畏”来维持班级秩序。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教师的权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纪念其成立五十周年时,推出了一本《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专著,在《教师在探索新的前景》一章中,这样说:“教师和学生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对于几乎全部学生而言,教师仍是无可替代的。”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权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如何确立?教育质量又何以保障?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权威,学校教育就毫无意义。
如何树立教师权威?美国学者R·克利弗顿和L·罗伯特对教师权威进行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教师的权威不仅来自社会制度,还来自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个人权威, 同时也是实质权威,包括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构成;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爱心、同情心等形成感召权威。我们在教学中通常注重个人因素形成教师的权威。
树立教师权威, 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还要尊重众多的教学规章。更要对学生严宽得宜。管理、教育学生,要“严”字当头。处理问题要灵活对待,让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严格的,《对“美丽教育”的反思》中那个把教师劳动不以为然、口出狂言的学生,老师应该以某种合适的方式指出他的错误。“严师出高徒”是有道理的。同时,在一些问题上也要关心、爱护、体谅他们。当学生讲课失败时,老师若能指出学生亦有成功之处,暂时的不成功不要紧,以后会有更大的成功。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维护了教师的权威。然而,有些教师把权威与“威严”等同起来,认为自己的态度越严厉,就越具有权威性,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一个过分原则、呆板、处事缺乏灵活性、没有人情味的老师,学生是不会欢迎的,这样的老师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因素。当然,过分宠爱学生,办事不讲原则,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老师,教师的权威性更无从说起。所以只要严宽相济,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灵活处理问题的老师才能深受学生的敬重。
因此,学生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教师权威,在现代教育的今天,倡导师生关系的“中庸之道”,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王丽,教师,现居河南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