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普通话教学中的辩论技能训练法
作者:龚贤武
一、辩论过程
辩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一)辩论的准备
从接到辩题到正式辩论,应该有个准备的过程。一般来讲,准备过程包括这样几个环节:
1、分析辩题
对辩手来讲,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确定立论。有时候,辩论立场不是自己选择的,如参加辩论赛,立场常常由抽签决定,这样就经常出现立场与辩手自己所持信念不一致的情况。辩手赛前就应该精心思考这种不协调的立论,让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向立论靠拢,将立论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哪怕是暂时的。如“爱滋病是医学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这样的立论,现在世界公认爱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辩手要辩赢这样的立论,事前必须对立论进行精心的分析,找到立场与公认之间的契合点。明确立论之后,还应该分出论点层次,这样在辩论时才能思路清晰,有条有理。
在分析辩题时,界定语词也是必做的工作。辩题和主要论点中所涉及的重要语词必须加以明确的定义,辩论时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一般而言,歧义语词、含混语词和专业语词是需要明确界定的。
2、收集材料,组织论据
辩手在辩论前,应该针对辩题作深度阅读,了解辩题的来龙去脉。另外,做调查访问、听讲座也是获取辩论材料的有效方法。
3、心理调节
辩论过程紧张激烈,辩论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可能导致全面被动。因此,辩论前的心理调节是准备辩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辩论前的心理调节是靠辩手个人的自我调节、激励,辩手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指导者的积极引导来共同完成的。辩论前必要的心理放松和情绪调整,是每个辩手必须做的工作。
(二)辩论陈词
辩论中直接陈述己方立场和观点的语言就是辩论陈词。辩论陈词一般表现为立论陈述和攻辩小结两种形式。
1、立论陈述
指在攻辩前辩论各方依次正面阐述己方立场。这部分的辩词是预定的陈述,通常在辩论前辩手已熟读甚而熟记于心。
立论陈述体现整个辩论的思路和底线,务求立场鲜明,说理透彻,语言富于逻辑而不失形象,有统领全局的境界。如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双方就“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更有例于人的成长”而辩,夺冠的中山大学队在开场的立论陈述:
张君(正方):虽然顺境逆境都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一方面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顺境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其次,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来看,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满足人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社会角色的成熟。持续的社会发展,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谐的日常生活,为人的社会角色成熟,提供了更良性的空间。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立论陈述是在辩论前反复斟酌辩题的基础上形成的,辩论中不能轻易改动。
2、攻辩小结
是激烈的对辩或自由辩论结束后,由相应辩手作的总结陈词。攻辩小结要求精练而准确地陈述一个阶段的攻辩后本方所持观点,并指陈对方的不足。攻辩小结应该具有高屋建瓴的境界。
(三)自由辩论——辩论的核心
自由辩论指在辩论陈词之外,辩论双方相互的灵活攻辩,包括一对一的对辩和双方多位辩手的交替攻辩。双方的激烈交锋就发生在自由辩论阶段,可以说这是辩论的核心环节。
自由辩论是辩手敏锐的才思和机智应变能力的集中体现,自由辩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辩论的胜负。这种灵活的攻辩看似不可捉摸,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辩手的知识面愈广,对辩题的准备愈充分,平时的锻炼愈多,临场应变的余地就愈大。
辩论陈词与自由辩论不是相互脱离的环节。辩论陈词是自由辩论的系统化和深化,自由辩论是对辩论陈词的强力论证和维护。辩论中要做到辩论陈词与自由辩论的有机结合,如果太过偏重辩论陈词而忽视自由辩论,会使辩论显得呆板和僵硬;太过重视自由辩论而忽视辩论陈词,则使辩论给人以散乱而缺乏深度的感觉。
二、辩论技能训练
(一)听辩能力训练
听辩就是在辩论中获取信息,并对之分析处理作出判断的过程。辩论是“听”与“说”的结合,善听是善辩的前提。
敏锐的听辩能力,包括听得清、听得懂、判断准三个层次。听得清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放过对方的每一句话,包括看清对方的无声语言,尤其不能放过关键性的语词。听得懂要求辩手调动相关知识,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弄懂对方关键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对方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而理清对方的辩论思路,把握对方的辩论框架。判断准要在听懂的前提下准确判断对方辩词中的错误和不足,作为本方攻辩的目标。
(训练题)
大家都知道长安在地球上,离我们近,太阳离我们远。但是在古代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晋元帝司马睿问他八岁的儿子司马绍道:“长安离我们这儿远,还是太阳离我们远?”司马绍回答:“太阳,因为能听到有客人自长安来,却从未听到有客人从太阳来。”元帝很高兴,第二天在宴会上说起这件事,别人又问司马绍一遍相同的问题时,可是他却回答:“长安远。”这下让元帝非常扫兴,要提醒司马绍。只见司马绍不慌不忙地补充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这两句话引得元帝满心欢喜。
(训练提示)
(1)司马绍的两次回答完全相反,请指出他用了什么辩说技巧?
(2)请你针对司马绍的回答进行反驳。
(二)辩说能力的训练
听辩是辩说的前提,辩说才是辩论的关键。对于辩说有何要求和技巧,我们在“辩论语言的要求”和“辩论技巧”里已经作了说明。提高辩说能力,应该有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
(训练题一)
辩题(一):《爱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正方:如果我们今天发明了一种可以控制爱滋病的疫苗,那么还会有什么社会问题?
反方:用一个‘如果’的话,整个巴黎可以装在一个瓶子里。如果人类不存在,爱滋病还有没有啊?
辩题(二):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人指控有罪。罪状之一是“引诱、败坏青年”。这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与迈雷托士(控告者之一)的辩论。
苏:迈雷托士,请说一说,你是否认为使青年尽量学好是首要的事?
迈:是的。
苏:现在请你向在座各位指出谁使青年学好?
迈:法律。
苏:这不是我所问的,我问的是什么人,什么人首先懂得这一行——法律。
迈:在座的审判官。
苏:他们全使青年学好,或者只有一部分?
迈:全部。
苏:听审的人呢?也使青年学好吗?
迈:他们也使青年学好。
苏:元老院的元老们、议会的议员们呢?
迈:他们也使青年学好。
苏:这么说,除了我,全雅典的人都使青年学好,惟我一人败坏青年,是吗?
迈:是的。
苏:我问你一句:关于马,你是否这么想,举世的人都对马有益,只有一个人于马有害?或者相反,对马有益的只有一个或极少数人——马术师,而多数用马的人于马有损?当然是这样,不管承认与否。迈雷托士,你已充分表明对青年漠不关心,你显然对控告我的事,自己毫不知晓。
(训练提示)
从辩论语言的特点和辩论技巧出发,评析以上两个辩论。
(训练题二)
选8位同学,4位一组为一方,就以下辩题进行辩论:
正方:文凭比能力更重要
反方:能力比文凭更重要
(训练提示)
(1)编写辩论提纲;(2)设置评委若干名;
(3)评出最佳辩手。
(三)心理素质训练
辩论中的心理素质表现为高度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自信心源于对辩题的深切把握和领会,因而对获取辩论的胜利充满信心,辩论中表现得精神昂扬、镇定自若、语气坚定。坚强的意志在辩论中表现为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理性的自律,即使遭遇挫折也不气馁,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训练题)
辩题:网络中是否有真情
(训练提示)
(1)在班上组织一次辩论赛,可适当制造一些干扰因素。辩论结束之后,要求听众对参辩同学的心理表现进行评判。
(2)复旦大学队参加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之前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训练,而锻炼队员的心理素质,是他们训练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教练王沪宁说:“我们比较多的是给辩手制造一种不利的现场感,即自己的发言没有掌声,而给陪练队员尽量多的掌声,制造一种场上劣势的感觉,甚至录下哄笑声,对队员们的发言放哄笑声,让他们适应这种不利场合。辩手们在场上辩论的时候,最怕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听众一面倒的情形,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性格气质的话,便会慌乱,思路不清,语无伦次,最后一败涂地。特别是在自己受到哄笑时,整个心理防线会全部崩溃。”
参考书目:
1. 冯双《辩论学》 广东高教出版社,2003年
2. 李珉《普通话口语交际》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龚贤武,男,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