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惰性浅析

作者:姚永忠




  语文阅读课上,老师在教学《田忌赛马》后提问:“同学们再想想,你还有什么办法让田忌的马获胜?”全班学生鸦雀无声。老师见连问无果,只好点名,被叫到的学生在书上找了一阵,吞吞吐吐,辞不达意,最终没能作答,其余学生噤若寒蝉,生怕下一个轮到的是自己。课堂上类似的一幕经常在不同班级里上演。不少语文教师抱怨:语文课难上,特别是阅读教学,学生不爱听又不会动脑思考。不论是独立自主的学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费尽了力也启而不发,最后还得自己说出答案。
  在农村中小学,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学生不爱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懈怠行为,被动、散漫,对学习缺乏热情。由于语文课程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势影响着思维触角的延伸,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造成学生思维惰性的产生。
  惰性思维是指人类思维深处存在的一种保守的力量,人们总是习惯用老眼光来看新问题,用曾经被反复证明有效的旧概念去解释变化世界的新现象。不去尝试,不敢冒险,因循守旧,是惰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惰性思维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是传统教学的副产品。传统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排除异己、打击不同意见、回避困难、绕过矛盾,义无返顾地奔向“主题”——那个教师自认为的“终结真理”。对终结真理的迷恋是人类思维惰性的表现。面对一个陌生而开放的文本,如果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答案,如果这个答案还(事实上常常)很有权威性,那就只要亦步亦趋地求证并记住它,从而省去了许多自行探索的努力,这对教师和学生均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学生只需作“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就行了,他们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必然造成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的缺失。诚然,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有其优点,但它的缺点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这样的教育对于社会和孩子的发展都没有益处。
  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心理 法国科学家法伯做过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使之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再在花盆周围几英寸的地方撒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几天后,毛毛虫全部饿死在花盆沿上,因为它们有“相互跟随”的习性,致使它们首尾相接在花盆沿上蠕动,谁也不偏离“轨道”。如果它们中有一只稍微与众不同,敢于打破“相互跟随”的定势,就能改变命运,不致全部饿死了。人的从众心理也是相当强的,总习惯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或行为方式,因而禁锢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从众心理特别明显,他们不但绝对信奉老师说出的答案,而且对老师肯定了的同学的见解也毫不怀疑,也从不会去想,自己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二、思维定势 有一先贤云游天下,路过村庄见一大象被拴在一根小小的木桩上,一巨一细,极不协调。先贤百思不得其解,就问村人,村人说:“这不简单?象在幼小时被拴在大木桩上,久挣不脱。等它长成了大象,就是拴在小木桩上也会规规矩矩,它始终觉得木桩的力量在它之上啊。”我们教育中的大量“桩钉”复制出了太多的“千人一面”、“异口同声”和“整齐划一”。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完成学业后,很少有人再有兴趣去学习,没见过很多高中生在高考完后欣喜若狂地把书扔得满天飞吗?
  三、挫折效应 在鱼类世界里,有一种很凶猛的土鲮,喜食小鱼。科学家在一个用玻璃隔成两半的大鱼缸中放入几条土鲮,另一边放入几条小鱼。当土鲮袭击小鱼时,就会重重地撞在玻璃上,几次下来,被撞得头晕脑昏的土鲮再也不去尝试吃小鱼了。玻璃板取掉后也无动于衷,老老实实地呆在自己的领地。在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感到沮丧,加上老师没能及时地疏导,使得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斗志。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打破惰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而温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做深层次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处于“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主动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创设出一种平等的心灵交往的话语空间。在语文课堂上,常常见到学生书还没读好,老师们便急于交流,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支离破碎、肤浅苍白,必然造成课堂冷场,而教师就责怪学生素养太差,或是不配合;也有一些老师,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就抛出一堆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企图把学生往文本里“赶”,一直“赶”进事先的预设。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也就难有个性化的体验,课堂自然成了几个“尖子生”的独角戏。学生没有足够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没有方法上的指导,也没有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共振点,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对话自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所以,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独立和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杜威语)教师能够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某些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放下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例如,一位教师教完《草船借箭》后发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提请大家探究的?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老师立即将这一生成性问题提升为:在筹划备箭上,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即他们在考虑问题上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好?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议,学生的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以“借”可得到箭,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即利用天时地利向生性多疑的曹操去“借”箭。课题上的一个“借”字,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较高的探究价值。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通常被认为没有价值时,老师该怎么对待呢?特级教师钱梦龙执教《少年闰土》的片段时,有一学生突然提问:“跳鱼有几只脚?”有教师可能会置之不理或说“我们下课一起查查资料好吗?”钱老师敏锐地利用这反常思考,通过赏识、引导、提升,充分开发其教学价值。他对学生说,这个问题只有一个人知道,就是闰土,他又怎么会知道呢?钱老师巧妙地为学生“点拨导航”,重新进入文本,使“风平浪静”的课堂不时掀起学生层层思维的波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首先改变自己的“问题有无价值”的观念,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肯定每个学生每个问题的价值,不使学生失去“提问”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肯定“问题”的价值,培养质疑的精神。
  对文本的理解永远是个性化的和多样性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同时观察一只小虫子爬墙。这只虫子艰难地往墙上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第一个人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竟这样执着、顽强: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第二个人长叹了一声:“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方位,不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吗?为什么不肯看一看周围的有利条件呢?”第三个人似乎有点生气了:“这个目标达不到,为什么不换一个目标试一试呢!”
  观察一只虫子的行动,三个人的看法截然不同,当然受到的启示就不一样了。第一个人鼓励自己:遇到挫折,不能气馁;第二个人提醒自己:干任何事情都不能蛮干,要动脑筋,想办法;第三个人则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这三个人的看法都是对的,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认识就不一致了。借这则小故事反省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教学效果总不尽人意,这与我们常常只满足于一种正确的答案有着直接关系。实话实说,只满足于学生“依葫芦画瓢”的正确答案,这实际上是一种思维的惰性。不仅只是砍断了思维的触角,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潜能的发展。要想冲破思维惰性的束缚,就要从多方面去观察,去思考,从普遍的事物中发现其独特之处,透过事物已经熟悉的、了解的一面(如第一个人的看法),看到事物确实存在的、不被熟悉的另一面;从司空见惯的、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去寻找陌生的一面(如第二个人第三人的看法)。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
  当然,打破思维惰性培养创新能力的办法还有很多,教师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出更加切实有效的办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姚永忠,教师,现居四川安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