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起步作文之我见
作者:于红升
一、从说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
第一次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你们并不是第一次学作文,其实你们从一两岁学说话就是作文的开始了,只不过学说话是用嘴作文。我们今天就是用笔把你们说过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一说,学生们的畏难情绪一下子打消了。然后选择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产生说的动机和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如:《我最喜欢看的××》、《我最爱吃的××》等。这都是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事。说起来个个兴致勃勃。对于不敢说的同学加以鼓励,这时课堂活跃,老师要加以点拨,说话慢一点,把话说清楚,趁着学生兴趣正浓,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记下来,相互看看,改一下。这样学生就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把第一篇作文顺利完成了。有了良好的开端,以后作文就容易了许多。
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从观察入手,使学生入门就走上写真话,写实事的正道。
叶圣陶在作文教学中,多次强调作文要“立诚”,他认为“立诚”是作文基本的要求。他在著作中写到:一个普通人,写一张便条,写一份报告要“立诚”,一个著名作家或是一个文学家,撰一部论文,写一篇作品,也离不了“立诚”,日常应用和立言大业都站在这个基础上,又怎能不在教学写作的时候训练呢?小学生的头脑是单纯的,好奇的。入门作文会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开始方向对了,就会步入正道。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观察记录本,随身携带,不管看到什么,只要觉得有趣,就把它记下来。过一段时间,来一次观察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现问题,不在课堂上改正,而是引导学生再次从多方面去观察,如桔子,可以闻一闻,摸一摸;西瓜,可以称一称重量,了解一下它的广泛用途等等。这样,同学们会觉得,作文,并不是坐下来空作,而是照着客观事物实记,实记要比空作容易的多。再次作文,我都提前把作文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后再写,学生心中有物,写起来很容易,并且感觉到作文就是把观察到的事物用文字真实的记录下来。学生逐渐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获取大量的习作素材,常有一吐为快之感。切忌重形式,轻内容,过多追求词语的华丽,不强调“真情实感”。
三、以趣促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事物,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喜听故事、童话、爱看图画书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多让学生看这些书,然后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试着续写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故事情节,从中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看图说话、写话,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如:让学生看发出嫩芽的柳树,融化了的冰雪,微显绿色的田野等图画,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学生们会说出是春天的景色,这时不能收住,而是进一步引导激发,春天除了图画中看到的,还有那些景色呢?学生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他会很有兴趣的去寻找有关春天的景色其他内容,或是去看书籍,或是去问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了解春天。由此可见,兴趣是扩展学生发散思维最有效的办法。思维活跃了的学生再也不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冥思苦想了,写作有了源泉,为今后作文奠定了基础。
四、着重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只给学生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改,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指导学生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⑴激发学生的修改动力。针对小学生非常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褒奖的现象,我对修改作文的学生大加赞赏,那么不修改作文的学生会为了得到褒奖,而去主动的修改自己的作文。在我的褒奖声中,学生们逐渐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⑵传授学生修改的方法。自改,学生习作后,要求学生在“读”中区分层次,由易到难的改。第一遍轻声读,修改标点、错字等;第二遍逐句默读,修改病句,调整语序;第三遍颂读,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除多余的内容。互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往往自己不易发现,同桌的同学之间相互修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总喜欢看看别人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因而,他们会很认真的去找出不足之处,这样更能集思广益,提高作文的水平。⑶师改师评。作为教师,对小学生的作文的修改要逐字逐句的去改,特别是标点、错字、病句,要勾画出来,让小学生一开始做作文就走上“正规”之路。
总之,起步作文的训练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讲究科学性,循序渐进,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从实践中开始,从修改中提高,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做人、做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红升,教师,现居河北隆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