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优质课课后说“优质”

作者:王贤明




  2007年恩施州语文优质课竞赛经过两天的角逐于10月17日在鹤峰实验中学将落下帷幕。来自六县二市的八朵金花两片绿叶,为本次竞赛活动提供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花儿娇好,绿叶爽目,相互映衬,选手们都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尽展自己的风采,尽显自己的个性,让与会者受益匪浅。综观十节课堂教学,其“优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优在教师心中有本。有“本”,就是教师心中有书本。教师对教材是尊重而不是遵守。“尊重”是充分利用、挖掘文本资源,“遵守”是照本宣科。我们使用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必须教好它,学生也必须学好它。十位教师基本上都在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并与学生一道超越教材。教师的责任没有百无一漏地传递课文所负载的知识,学生的任务也不是准备好一只口袋接收课堂上教师所传递的知识,而是通过交往互动和交流对话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与技能一直是教学落实的重点。十节课,基本上都做到了最大容量链接与课文有关的语文知识,最大限度的拓展课文内容空间。用活了教材,教活了教材,活教了教材,课堂上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是优在教师眼中有人。有“人”,就是教师眼中有学生,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突出。
  (1)教师都在搭台,学生尽情唱戏。十节课中大多课堂都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在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内化”了的知识,增长的能力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是“真真切切”的。十节课所呈现的,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而不是课堂的看客,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体验,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尽情地表演,学生在台下被动地看戏。当然也不是学生演戏教师看戏,教师搭台以后还在当导演,当好导演。虽然导演的过程有悬殊,结果有差异,但都在把这一理念落实或者说正在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
  (2)教师积极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研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多元解读,与学生一起感受人生的博大,触摸人间的欢乐、悲苦,从而使生命变得丰富、充实、开阔起来,由此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应用能力。十节课学生都呈现亢奋的学习状态,课堂环境很温情,课件设计很温馨,教师笑容很灿烂,教师话语很亲和,学生学习很积极,学习内容很充实,师生基本融入到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习进程中。
  (3)教学张弛有度,学生思考时间充足,表达空间充分。十节课大多都建立在师生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上,保证了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插话、敢争辩。学生思考的时间充足,不是让学生一问即答。学生表达的空间充分,合作学习的两种形式即“合作交流”“合作探究”都有较好的体现。教师不是主宰者,没有简单的告知,而是充分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把话说完。既有“自言自语”,又有“小组交流”,还有“全班展示”,更有“巧言争辩”,方式多姿多彩,方法灵活多样。
  三是优在教师教中有名堂。我们说教师教学有名堂,是说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能在45分钟的单位时间里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手段灵活,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紧扣,教学高潮迭起,在较高的学习效率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
  (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头漂亮。教学导入非常重要,其作用一是“煽情”,三言两语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撩拨起来;一是“铺垫”,三言两语与课文内容链接起来。十节课的教学导入是各有秋千。
  “借景”导入。来凤实验中学周荷慧老师,用雨打荷叶的动态画面导入,把学生引入一个遐想的情景之中。
  “借趣”导入。私立鹤丰创新学校熊珍老师,巧借赵本山的《卖车》的趣味片断,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题。
  “借歌”导入。恩施龙凤初中刘艳老师课前一曲《妈妈的吻》,再辅以两幅温馨的母子图片,让所有学生都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之中,很好的铺垫了课文内容的学习。
   “借情”导入。巴东县水布垭镇长岭初级中学屈定喜老师,从感知亲情话题导入,简明扼要,直奔主题。
   “借疑”导入。建始花坪中学谭铌华老师、宣恩民族实验中学钟为诚老师,都巧用设疑的方式导入。
  (2)导之有方、练之有序、学之有效。
  导之有方。如,建始花坪中学谭铌华老师在对《陋室铭》中“铭”这种文体做了解的时候,运用“抖包袱”的方法,即故意错写为“名”以此吸引学生掌握“铭”的兴趣。
  练之有序。如:龙凤初中,刘艳设计的用“当妈妈……时,我……”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用“我从……读出了一个……的孩子”“我从……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具体品味课文内容,就是有序对学生进行训练。
  学之有效。大多数课堂教学积极有效,“积极”是对学生学习状态而言,大面积参与,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竞技水平。“有效”是对学生学习效益而言,十节课都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最为实际的收效。有效地达到了正音识词、品味生动形象、富有深意的语言。自主有力度,合作有效度,探究有深度。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探究课文内涵,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读中悟,悟中读;以说促读,以想促读,以写促读等。学完《散步》《荷叶母亲》写亲情;学完《金色花》说亲情;学完《羚羊木雕》说“做人”。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各位选手都充分发挥了课文的人文功能。
  (3)美丽的笑容、亲和的语言、温馨的课堂。
  给学生一张笑脸。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老师们没有吝惜自己的笑容,女教师笑若桃花如天使,男教师笑若星辰如阳光。选手们用美丽的微笑把“我喜欢你”的信息时时传递给每位学生,产生了许多奇妙的效应。
   课堂很温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十节课堂都很温馨。教师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细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爱。教师以赞赏为主亲和学生。“你很有个性”“你很不错!” “你很勇敢!”“你很有道理”“我真幸福”诸如此类赞赏式评价一直伴随整个课堂。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都能忘情的投入,读文能披文入境,诵诗能声情并茂,教师看学生充满关爱,学生看教师充满依恋,课堂里听不到呵斥,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学生个个思维活跃,对话、讨论积极,学生呈现出愉快、互助、合作的和谐状态,课堂环境宽松而不松散,紧凑而不紧张。
  (4)环环相扣的环节,和谐运用的课件。
  十位老师教学环节紧扣。或品读、创读为主;或美读、疑读为主;或说读、写读为主;或引读、自读为主,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创意。课件的制作恰到好处,如“用心听喔”“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哟”“肯定很精彩!”等用语很温情,提示很民主。大多课件没有喧宾夺主,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是优在教学个性突出。这次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不到33岁,但都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教学策略和艺术,或诱之以趣,或激之以疑,或动之以情。
  以执教《金色花》获得一等奖的刘艳老师、张华珍老师和以执教《荷叶母亲》获二等奖的周荷慧老师,她们在课堂中始终以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以多样的方式评价学生,以善变的语言和灿烂的微笑亲和学生,以知心姐姐的姿态对待学生,“读、品、说、写”连贯全程,母子之爱的情感,在学生心中共鸣,教学高潮迭起,教学流程很完美。同上《散步》的屈定喜老师、刘兰老师,执教《羚羊木雕》的钟为诚老师,都各自展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屈定喜老师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注重学法的指导;刘兰老师注重诵读且以自己的背诵来引领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她把恩施土家汉子“背着母亲上北京”震撼人心的事迹与课文链接起来,使课堂的张力增大;钟为诚老师执教的《羚羊木雕》让学生把课文体验和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拓宽了语文学习领域。熊珍老师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以赵本山《买车》小品片断的精彩导入,马素华老师执教的《望江南》、陆玲老师执教的《渔家傲》都以多种形式的诵读和品味,把诗词的丰富意蕴融入学生共鸣的情感里,用多样的背景图画烘托诗词的内容,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十位老师没有统一教学模式,没有同一教学风格,都是自己的教学智慧体现,都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都注重教学的传承和创新,个个都是好样的!
  五是优在有缺憾。语文课都是“有缺憾的艺术”,正因为它一直都有“缺憾”所以才让这么多的人为之牵肠挂肚。当然,次此十节语文优质课也都是“有缺憾的艺术”。有的课有“喧宾夺主”之嫌,教师的引领、引导、点拨、提炼、归纳、评价作用不够充分,而代替学生思考、回答的现象时而有之;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够十分充足,表达空间不够十分充分,启而不发时,教师不是随机而变而是简单的告之,学生主体地位不十分突出;有的没有十分尊重文本资源,远离文本进行拓展、迁移;有的课件制作以孤零的图画展示,学生思读课文时以音乐铺垫,课件辅助教学功能理解偏颇;有的一问到底,成提问课而非问题课,设计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很强的张力。这些都是此次优质课竞赛给我们留下的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次优质课竞赛有大量让人效仿的实例,又有许多让人思变的问题空间,所以这次的活动才显得魅力无穷,“优质”的体现也就非常充分。
  
  王贤明,教师,现居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