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朱自清名篇散文的诗意
作者:叶乃芳
一、真挚的感情,深沉的基调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感情是构成诗意的一个决定条件。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切,深蕴真挚。他抒情的特点是发自内心深处,是很自然的感情流露;同时又是那样淳厚、浓烈、激荡。
《背影》是抒发父爱的名篇,在现代散文中是罕见的,文中对父亲的怀念,老父爱儿子的感情催人泪下!这种真挚的感情是以作者深刻的体会和亲身的经历为基础的,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又是那样的动人肺腑,真是天地之至文。作者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话,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可见《背影》是特定情境下的感情的必然迸发。正因为内在的真与内涵的深,也才产生了《背影》这种淡朴而真切的抒情风格。仿佛是身边琐事,随手拈来,却足以勾魂摄魄,为之涕泣。
二、婉曲的布局,巧妙的构思
古人说:“人贵直,文贵曲”。文章的诗意,就正在每一道婉曲之处。朱自清的散文布局是巧妙的,放得开,收得拢,形散神不散。他的散文开篇往往是“文眼”,如《绿》开篇“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荷塘月色》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运用“陡起”手法,接下去却不急于直叙,而是用“曲”的手法把笔墨宕开去,又宕开去,后又“转”回来凝聚在一点上。
《背影》构思更巧妙,一开头提到“背影”,就把“它”搁下,给人一个悬念。宕开笔写“奔丧”“变卖曲质”“路上琐屑”,这些叙述,乍看与“背影”无关,但细嚼起来,别出心裁,交代了家庭背景,渲染了凄惨情景。绕了几个“弯”后,再把笔收回来,“凝聚”在一点上去正面描写父亲的“背影”。这样给读者留下的“背影”就十分饱满了,具有立体感。否则,尽管描绘具体细微,“背影”还是单薄的,没有感染力。由曲而入深,由曲而染情,由曲而生诗意,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布局之妙。
三、自然的美景,细腻的描摹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从朱自清的散文《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所选的都是大自然中引人向往神思的美景。因为诗在大自然中,“诗情”“画意”交融渗透。
朱自清创造的形象既真实又细致,他的文笔能触一般人触不到的地方。他有“能状难写之景”的才能。朱自清说:“我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又说“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这个“滋味”笔者认为就是诗意。
《绿》作者写了瀑布的声音、颜色、气势、神态,文笔极其细微,形象鲜明。描写瀑布的观察角度,先是“抬起头”,后是“不必仰头”看,接着“远望去”,真是入木三分,用手仿佛可以摸得着。诗情画意浓极了。《荷塘月色》作者写了荷叶、荷香、荷花、月色、青雾、杨柳、树木,意象丰满,读了仿佛受用了“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
四、朴素的语言,奇妙的比喻
叶圣陶先生评价朱自清语言时说:“全写口语,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平淡质朴,读下去真像个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朴素自然不等于平板,而是以淡泊的语言创造新鲜的意境,令读者回味,产生诗一样的艺术效果。《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我”看着他的“背影”,“这时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语言毫无修饰,都是日常口语,却字字句句好像敲击着读者的心坎,产生对上辈孝敬的共同人性之情。
《荷塘月色》里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另一世界里”“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些话很平淡,却十分含蓄,把自己当时隐隐的烦闷和痛苦巧妙地表达出来了。经得起读者的推敲和回味。用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去静静地体验,用日常口语能打动人的那种感受去咀嚼作品,会品出浓浓的诗味。
另外,朱自清善于运用修辞描写景物。他运用的比喻是一般人料想不到的“奇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他所运用的喻体,一般是生活中富有趣味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作者还根据人的各种官能的“通感”作用,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有形声音,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作者把荷花散发的缕缕“清香”比做“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用小提琴奏出名曲的旋律来描绘光和影的和谐。通过这些通感描写,产生了朦胧、微妙、玄秘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表达了作者无法排解的苦闷心情,很有诗意。作者还擅长把静的事物通过比喻写作动态,如《绿》中作者用“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膀浮在空中”的喻体来形容梅雨亭的形态,使人联想到梅雨亭突出在一个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那种险奇的景象,产生了崎峭的美感。
综上所述,朱自清散文贮满一种诗意,是高品位的。只有用诗的眼光去欣赏,用诗的心灵去感悟,用诗心领悟诗意,用诗意培育诗心,这才是文学教育的真谛。
叶乃芳,教师,现居浙江温州。